微型后生动物污泥减量技术研究
更新时间:2011-05-31 13:33
来源:市政技术
作者:
阅读:1493
摘要: 利用微型后生动物的捕食作用减少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剩余污泥产量被誉为能耗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生态化污泥减量技术。论文重点介绍了适合微型后生动物生长且能够达到污泥减量的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 使微型后生动物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稳定和可控生长。
关键词: 污泥减量; 微型后生动物; 污水处理
利用微型动物的捕食来减少剩余污泥产量作为一种能耗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生态工程技术, 已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它主要是利用原生动物( 纤毛虫、鞭毛虫等) 、后生动物( 红斑顠体虫、颤蚓、卷贝等) 以及苍蝇等小型动物来捕食活性污泥中的细菌和污泥碎片, 并通过其肠管使这些食物得到一定程度的矿化, 从而减少系统中剩余污泥的产量。而后生动物作为污泥处理系统中体型最大的生物, 具有比其他生物更强的污泥减量的能力[1- 4]。因此, 利用微型后生动物进行污泥减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利用后生动物进行污泥减量的工艺多种多样, 有利用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直接投加后生动物进行污泥减量的; 也有制作适应后生动物生长进行污泥减量的反应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微型后生动物污泥减量技术研究.pdf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