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滤池的运行及其经验
生物滤池投入运行之前,先要检查各项机械设备(水泵、布水器等)和管道,然后用清水替代废水进行试运行,发现问题时需作必要的整修。
生物滤池正式运行之后,有一个“挂膜”阶段,即培养生物膜的阶段。在这个始运行阶段,洁净的无膜滤床逐渐长了生物膜,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不断提高,终于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当温度适宜时,始运行阶段历时约一周。
处理含有毒物质的工业废水时,生物滤池的运行要按设计确定的方案进行。一般说来,这种有毒物质正是生物滤池的处理对象,而能分解氧化这种有毒物质的微生物常存在于一般环境中,无需从外界引入;但是,在一般环境中,它们在微生物群体中并不占优势,或对这种有毒物质还不太适应,因此,在滤池正常运行前,要有一个让它们适应新环境,繁殖壮大的始运行阶段,称为“驯化-挂膜”阶段。
工业废水生物滤池的驯化-挂膜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从其它工厂废水站或城市污水厂取来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碎屑(都取自二次沉淀池),进行驯化,挂膜。可把取来的数量充足的污泥同工业废水、清水和养料(生活污水或培养微生物用的化学品,有些工业废水并不需要外加养料)按适当比例混和后淋洒生物滤池,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并以二沉池作为循环水池,循环运行。当滤床明显出现生物膜迹象后,以二次沉淀池出水水质为参考,在循环中逐步调整工业废水和出水的比例,直到出水正常。这时,驯化-挂膜结束,运行进入正常状态。这种方式是目前常用的方式,特别适用于试验性装置;但是,对大型生物滤池,由于需要的活性污泥量太多,这种始运行方式是不现实的。
另一种方式是用生活污水、城市污水,河水或回流出水替代部分工业废水 (必要时投加养料)进行运行(部分工业废水暂时直接排放),运行过程中把二次沉淀池中的污泥不断回流到滤池的进水中。在滤床明显出现生物膜迹象后,以二次沉淀池出水水质为参考,逐步降低稀释用水流量和增加工业废水量,直至正常运行。
在运行中,应用心积累和整理有关水量、水质,能量消耗和设备维修等方面的资料数据,仔细记录出现的特殊情况,并不断总结经验,将不但能在本厂提高运行水平和促进技术革新,而且有助于生物过滤法的研究和革新。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做得非常不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http://www.goootech.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