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
1. 引言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我国重金属污染也十分严重。有资料表明[1]:我国重金属污染的农业土地面积约2500万m2,每年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200万吨;农业部环保监测系统曾对全国24省、市320个严重污染区8223万亩土壤调查发现大田类农产品超标面积占污染区农田面积的20%,其中重金属超标占污染土壤和农作物的80%。
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主要从两方面着手:(1)活化作用 增加重金属的溶解性和迁移性,去除重金属;(2)钝化作用 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降低重金属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2,3]。基于这两种原理,人们提出物理、生物、化学等修复方法。物理方法包括排、换土等工程措施,该法效果显著、稳定,但工程投资大、易破坏土壤结构,并且高浓度污染水平的土壤,易增加对操作者的潜在危害;生物法是利用植物、微生物或动物自身特性来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目前,有关生物修复方法的研究报道较多,尤其是植物修复。但是,对于大面积轻度污染土壤,采用植物修复所需时间较长;对于突发性土壤重金属污染,高浓度污染水平不利于植物生长[4],因此效果不理想。化学法因简单易行、效果显著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化学法也存在二次污染、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5,6]。
2. 化学修复
化学法治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就是利用一些化学试剂,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去除或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达到污染治理和修复的目的。根据技术和原理的不同,化学修复方法包括固化处理、电化学、土壤淋洗和改良剂法。以下将具体介绍各种化学修复技术和作用原理。
3. 化学修复技术及原理
3.1 固化技术
固化是指将污染的土壤与固化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熟化形成渗透性很差的固体混合物,使污染物被包裹起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土壤的无害化处理常用该方法。所采用的固化剂有水泥、石灰、硅酸盐、高炉渣、窑灰、热塑性物质(如沥青)等[7]。
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附件: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201203201716562238.zip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