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废水的亚硝化控制工艺
更新时间:2012-11-17 16:25
来源:山西建筑
作者:
阅读:1323
摘要:介绍了含氮废水进行亚硝化控制的理论和特点,并通过实验研究了pH值、温度、氨氮初始浓度、曝气量对亚硝化型进程的影响,并优化出最佳控制工艺条件,指出含氮废水实现亚硝化型稳定控制是可行的。
关键词:生物脱氮,亚硝化,废水,工艺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含氮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加, 氮素污染已成为水体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对废水进行有效的脱氮处理变得十分必要。而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由于脱氮工艺流程长, 投资和运行成本较大; 短程生物脱氮工艺是以氨氮的亚硝化为基础的, 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 具有流程短、运行成本低等优势。要实现亚硝酸反硝化脱氮, 就必须设法使废水中的氨氮和有机氮尽可能只转化为亚硝酸氮, 避免硝酸根的生成。
1 亚硝化控制的理论分析
1. 1 亚硝酸硝化的可行性
从生化反应来看, 硝化作用是指氨氮被氧化成亚硝酸根, 然后再进一步氧化成硝酸根的过程:,可以通过控制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的相对活性,或通过调整曝气量, 避免亚硝酸盐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 使反应尽可能停留在亚硝化阶段。
详细内容请查看附件部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201211171636301562.zip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