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评价——以北京北天堂垃圾填埋场为例
摘要:以国外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评价方法为基础,建立了综合考虑含水层脆弱性及生活垃圾填埋场自身性质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并以北京北天堂垃圾填埋场为例,评价了当地4个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级别。结果表明,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取决于场地规模、防护情况等自身相关参数以及场地所处位置的含水层脆弱性程度等客观因素,且受地质、水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尽管4个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级别均为高,但其潜在风险级别有所不同,优先治理顺序也不同,治理顺序依次为4号、3号、2号1、号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考虑含水层的脆弱性及生活垃圾填埋场自身性质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一方面可以为污染场地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场地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地下水,风险评价,脆弱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全球生活垃圾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置会加剧环境污染,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露天堆放、自然填沟或坑的原始方式消纳生活垃圾,这种处理方式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收集和处理,会导致地下水源的严重污染。
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价,进而进行综合管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环境风险评价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这标志着管理者的环境保护观念由原先污染后治理向污染前的预测和实行有效管理转变。近年来,环境风险评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环保机构和有关国际性组织的重视,如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制定和颁布了有关环境风险评价的一系列技术性文件、准则或指南。从1989年起,全球关于环境风险评价的科学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目前,国外已经有大量的关于固体废物污染场地风险评价的模型,这些模型既有以水均衡为基础的确定性模型,如农业管理系统中的化学、径流和侵蚀(CRE-AMS)模型、垃圾场运行的水文评价(HELP)模型、EPA现行的废物风险评价(3MRA)模型,也有相关的随机
详细内容请查看附件部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201211251358340383.zip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