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特点及开展垃圾分类的建议
摘要: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指出运输成本高,可选处理技术单一,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程度低是农村垃圾处理面临的重要问题。论述了农村现行垃圾混合收运方式的弊端及在农村开展垃圾分类的意义,指出农村开展家庭分类的优势条件,提出分类处理建议。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和产生量也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相应变化[1]。2005年相关调研报告指出,北京市远郊农村中85%的村庄没有符合标准的垃圾消纳设施,仍以利用废旧坑塘简易填埋为主。有些村庄的生活垃圾根本不作处理,随意堆放在村外、路边、河流旁,且不能及时覆盖,二次污染严重。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北京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地区投入,提供资金、技术、政策支持,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垃圾密闭化管理和无害化处理进程,改善了村容村貌。目前农村生活垃圾主要采取混合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的方式,制约了后续处理方案选择,处理模式单一,资源化率低。为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科学处理,需要在深入了解农村特点及垃圾组成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探讨。
1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特点及成因
1.1分布分散性
大统计显示,北京市共有4003个行政村,约142.2万户、381.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5%,主要分布在远郊区县。从图1可以看出,郊区人口密度与城区相差悬殊,农村人口密度远低于城市。由于农村人口分散性大的特点,生活垃圾的产生也呈现出分布分散的特征。
详细内容请查看附件部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201211290207231165.zip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