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来源、分类、特点及其危害,对近几年使用的泡沫分离法、膜分离法、吸附法、混凝法、催化氧化法、微电解法、生物法及联合处理技术等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类方法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联合处理技术将成为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废水处理; 催化氧化; 联合技术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可以降低表面张力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分散、乳化、增溶、起泡、洗涤、润滑、防腐和杀菌等作用,几乎在所有的行业都有应用,并且能极大的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在日常生活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也很常见。近年来我国洗涤剂工业发展迅速,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范围还在继续拓展,产量逐年增加,全球的年使用量已超过千万吨。大多数表面活性剂属于生物难降解物质,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将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对动植物和人体慢性毒害作用较大,并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1-3]。因此,对表面活性剂的降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方法很多,较常用的有泡沫分离法、吸附法、混凝法、催化氧化法以及一些生物方法等,但是由于表面活性剂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单一方法处理效果不佳,因此,必须发展物化-生化等联合技术来处理,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本文概述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分类、特点及对环境的危害等,并对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做了分析和比较,对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做以展望。
1 表面活性剂废水概述
1.1 来源
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来源有很多种。除了合成洗涤剂生产过程中排放外,制革、纺织等工业的洗涤和脱脂过程,石油、机械等工业及化工行业都会产生表面活性剂废水。还有家庭厨房废水、酒店宾馆废水、洗衣房用水、洗浴用水中均含有表面活性剂[2-3]。
1.2 分类
按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解离及解离后所带电荷类型分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4]。表面活性剂废水中常见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聚氧乙烯型,如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OP-10) ;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直链烷基苯磺酸
钠,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苯扎氯铵( 洁尔灭) ; 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双( 氨乙基) -甘氨酸盐酸盐。
详细内容请查看附件部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201302191323313016.zip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