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PM2.5污染监测现状及控制治理
摘要:根据收集的PM2.5 形成机理、危害、来源,以及主要监测方法及标准,分析PM2.5控制防治对策。
关键词:PM2.5;浓度;标准;灰霾;重量法
PM2.5 是今年媒体曝光率最高的一个名词,也是环境学术界研究争议最激烈的课题之一。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 是表示空气动力学粒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
自然界会产生PM2.5,但是PM2.5 主要来自人类排放。这里面包括了直接排放,和排放污染物形成的二次污染物产生PM2.5。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煤、汽油、柴油等燃料的燃烧、生物质的燃烧和垃圾焚烧。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 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其它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自然来源则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
可见,PM2.5 主要来源于人类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他们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1],其主要成分是元素碳、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2000 年有研究人员测定了北京的PM2.5 来源:尘土占20%;由气态污染物转化而来的硫酸盐、硝酸盐、氨盐各占17%、10%、6%;烧煤产生7%;使用柴油、汽油而排放的废气贡献7%;农作物等生物质贡献6%;植物碎屑贡献1%。有趣的是,吸烟也贡献了1%,当然这只是个粗略的科学估算[2]。该研究中也测定了北京PM2.5 的成分:含碳的颗粒物,硫酸根,硝酸根,铵根加在一起占了重量了69% 。类似地,1999 年测定的上海PM2.5中有41.6%是硫酸铵、硝酸铵,41.4%是含碳的物质[3]。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201308301607052663.zip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