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重金属污染事件高发态势被遏制
重金属污染事件近年处于高发期,为了遏止此类污染,中国于3年多前出台第一个“十二五”专项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下称“重规”)。三年过后,效果如何?环保部认为:突发性重金属污染事件高发态势得到基本遏制。
11月2日,环保部第二次重金属防治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了“重规”中期评估报告。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在会上指出,“重规”实施3年来,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得到较好控制,重金属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部分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趋向改善,重金属环境风险防范水平明显提高,突发性重金属污染事件高发态势得到基本遏制。总体而言,“重规”实施进展情况良好。
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重规”。“重规”制定了国家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目标,要求到 2015 年,集中解决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和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 2007 年减少 15%,非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 2007 年水平,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2010年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07年中国废水中铅、汞、镉、铬、砷等五种重金属产生量为2.54万吨,排放量达897.3万吨。大气中上述五种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约9500吨。
2007年,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含上述五种重金属的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690万吨。环保部环监局局长邹首民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中国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大;二是一些河流和土壤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三是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影响突出。
“重规”出台后,中国环保部门展开了一系列重金属专项整治行动。
2011年,环保部等9部门联合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就是对已确定的重金属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落实整治措施,消除环境污染隐患。该行动首要任务是整治铅蓄电池企业。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2014年6月的一次会议上曾指出,2013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其中包括排查重金属采选及冶炼、铅酸蓄电池、电镀、皮革等企业1万余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079家,责令停产整治1142家,遏制了重金属污染事件高发态势。
在11月2日的环保部会议上,翟青同时指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如不采取有力措施,按期完成“重规”目标有较大难度。
翟青称,污染物排放新增量控制难度大,地方治理资金不到位,存在“等、靠、要、拖”的思想。涉重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不落实,环境风险隐患依然突出。监管能力不强、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标准体系不完善,部门责任与任务未得到充分落实,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尚有大量工作。
翟青在联席会议上强调要以中期调整后的4440家重点企业为重点,严格执法监管,加大违法违规企业的惩治力度,依法关停达标无望、治理整顿后仍不能稳定达标的涉重企业,确保“十二五”规划任务全面完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