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水处理 > 解决方案 > 正文

海湾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探讨

更新时间:2015-02-17 14:12 来源:论文网 作者: 阅读:2434 网友评论0

导读: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剧增,沿海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愈来愈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日本东京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的分析,结合青岛市环胶州湾地区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借鉴日本东京湾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科学谋划环胶州湾地区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两型社会,静脉产业,循环经济

1.日本东京湾地区的产业发展及生态环境概况

1.1 东京湾的自然及产业概况

东京湾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为房总、三浦两半岛所环抱,南北长80千米,东西宽20-30千米,湾口仅6千米(图1)。里阔外狭,为陷落海湾。环东京湾区域有一都两县(东京都、千叶县和神奈川县),人口约2600万人,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产业中心。东京湾底部的东京都同南面的横滨市和东面的千叶市共同构成了闻名于世的京滨和京叶两大工业带,是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东京湾地区主要有东京、横滨、千叶等几个特大城市以及川崎、船桥、君津等工业重镇,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3,主要工业有钢铁、有色金属、炼油、石化、机械、电子、汽车、造船等。从1975到1994年,东京湾地区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10%,275%和407%,2000年的三产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从业人员的0.45%、23.1%和76.4%。

循环经济

1.2 东京湾的几个主要城市

东京:日本国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商业、金融、文化中心,世界特大级城市,人口1255万人,面积2187.09平方千米。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资本在5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90%集中在这里。主要工业有印刷、机电、物流、食品和精密机械。东京港货物年吞吐量为4000万吨,是日本第六大港。

横滨:仅次于东京的日本第二大城市,是京滨工业带的核心城市。人口约356万,面积434平方千米。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横滨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兴建临海工业区,建立起一批极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工业团地。主要产业石油、石化、运输机械和钢铁生产都居全国前列。横滨港是全国最大港口,年吞吐量1.1亿吨,一次总靠泊能力90万吨。

千叶:千叶县政府所在地,人口90.9万人,面积272.08平方千米。2001年市财政预算6608亿日元。千叶是一个工业城市,钢铁、食品和炼油三大产业约占工业总产值的76%,其中钢铁工业占1/2。千叶钢铁联合企业是世界著名的十大钢铁企业之一。千叶港是日本国内货物吞吐量最大级别的国际贸易港,年货物吞吐量世界第四。

川崎:位于东京与横滨之间的工业城市,人口106.1万。面积136.5平方千米,是京滨工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总产值的80%来自重化工、钢铁、水泥、机电、炼油、造船和火电等。其中,炼油占工业总产值的25%以上。

君津:东京湾东南岸钢铁城市,人口8.4万,面积319.5平方千米。1971年设市,60年代填海建设的君津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世界最大钢铁企业-新日铁的骨干企业,年产钢能力1000万吨。专用码头水深19米,可停泊25万吨级巨轮。企业的人均产钢量约1000吨,劳动生产率居世界领先地位。

1.3 东京湾区域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明治维新前的东京湾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江户(东京的古代称谓)的寿司”是当时日本的名吃。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沙滩与远方的富士山遥遥相对,自然生态景观十分优美。东京湾的大规模开发始于二战后的40年代后期,新建的许多资源型工业分布在东京湾地区的填海新陆上,成为世界临海型工业区的典型代表。东京湾不仅是日本的工业、人口、国民收入最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世界工业生产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由于工业布局过于集中,出现了用地紧张,供水不足,地盘下沉,交通拥挤,公害严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进入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开始日益明显,空气污染、水污染、近海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首都圈人口的高度集中和急速城市化导致东京湾污染负荷增大,海水污染严重,东京湾的水污染物浓度高于日本国内其它海湾;渔业损失惨重,仅1962年东京都政府支付的渔业赔偿金就高达330亿日元;由于富营养化,每年5月-8月,赤潮发生天数达80天左右。

50年代以来,东京地价暴涨导致填海造陆工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东京湾各港口、城市临海工业园区、大型工业企业、羽田国际空港、迪斯尼乐园等都是填海建设的,东京湾填海面积共计约为2万4千公顷。大规模的填海造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纳潮量减少、海水自净能力减弱导致海水水质恶化,海洋生物资源退化。湿地破坏严重,明治时代的湿地90%以上已经丧失,95%的海岸线由自然岸线变成人工岸线。参考,循环经济。参考,循环经济。

由于海底多年沉积了相当厚的污染物,90年代以来,青潮频发,给近海养殖业带来灾难性后果。参考,循环经济。参考,循环经济。近年来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东京湾地区的城市化开发、经济优先的发展战略导致环境恶化的现象并没有使该区域居民更多地感受到经济繁荣带来的喜悦,与之相反,近年来,民众要求改善东京湾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参考,循环经济。

2.青岛环胶州湾区域的现状

2.1. 产业发展现状

循环经济
胶州湾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西宽27.8千米,南北长33.3千米,面积362平方千米,是青岛的“母亲湾”。胶州湾口窄内宽,为伸入内陆的半封闭性海湾(图2)。
图2 青岛胶州湾地理位置图

环胶州湾地区分布着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城阳区、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胶南市及崂山区9个区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及几个省级开发区也已在此安家落户(图3)。

几个主要区(市)为:

城阳区:面积553.2平方千米,人口46.9万。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0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262亿元。工业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和生物医药六大产业为主。被评为“山东省机械制造业基地”;行政区划内现有青岛出口加工区、环海新材料工业团地等工业园区。

胶州市:面积1210平方千米,人口77.8万。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2亿元,工业增加值为166亿元。工业以机车造船、家电电子、钢结构制造、锅炉辅机制造、轻工纺织、食品加工和木器厨具七大产业为主;该市工业发展和城区建设重心正在向胶州湾海岸一带转移,目前胶州湾工业园内已有200多家中外企业落户,胶州湾产业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

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总面积为274平方千米,人口30万。2005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372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为228亿元;现有临港产业团地、机械产业团地、国际贸易仓储物流产业团地、新材料产业团地、高新技术产业团地和石化产业团地。占地2.4平方千米的国家级青岛保税区也位于该行政区划内。

2.2 胶州湾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胶州湾接纳了青岛9个区市的大部分污染物,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无序开发等原因,胶州湾的水面正在日益萎缩,污染日趋严重,胶州湾内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海域约占胶州湾总面积的五分之三。人为无度的填海造陆、养殖及码头等设施建设使沿岸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胶州湾正在变小变浅,据报道,自1928年到现在,胶州湾的水域面积缩小了1/3,从560平方千米减少到362平方千米。胶州湾的纳潮量由1935年的11.8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7亿多立方米。参考,循环经济。胶州湾海域是许多种鱼类重要的洄游栖息地,事实上,大规模的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造成了湾内地形和水流的变化,胶州湾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上世纪60年代胶州湾河口附近潮间带生物种类多达54种,现在仅剩下一种,东岸的贝类养殖已不复存在。

现阶段的青岛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阶段,随着青岛市经济的新一轮腾飞,“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实施,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仍将是青岛经济发展的主流。人口的大量增加、产业的集聚、填海造陆等涉海活动日益增强,胶州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必将呈进一步增加态势,由此可能引发的胶州湾海域水质不断恶化、海洋生态系统失衡、赤潮灾害频发等重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3.胶州湾与东京湾发展条件对比分析

3.1 胶州湾与东京湾相似之处

海湾的形状及气候带相近。胶州湾与东京湾均为半封闭型海湾,内宽外窄,湾的形状极为相似,面积相差近1/3。两湾的气候带相近,均会受季风影响,受台风侵袭;

港口条件较好。两地水文条件相似,均无大型河流,只有几条中小型河流注入湾内,海湾淤积较小,港口水深条件较好;

环境污染影响较大。两地区的发展均依托其港湾资源,由于工业污染,无序开发,填海造陆及其上游人类活动等原因的影响,或多或少对其环境产生污染;

环湾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胶州湾与东京湾周边城市众多,人口相对密集。东京湾沿岸有东京、横滨、千叶、川崎等城市,工业发达;胶州湾沿岸有青岛主城区的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城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等区市,青岛的发展水平在国内位居前十位。

工业化进程均较快。两地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都只用了短短数十年的时间。

3.2 胶州湾与东京湾相异之处

产业发展过程不同。东京湾的现代经济整体开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高密度、大规模产业群和人口密集的东京都市圈;胶州湾地区的开发仅有30多年的历史,工业化方兴未艾,信息化刚刚起步,城市化正在大步推进。

工业基础不同。东京湾拥有较为庞大实力的制造业,在自身技术革命或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之后自发实现工业化和产业升级;胶州湾地区工业化基础较薄弱,主要依靠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大多数企业均为引进。尤其是位于湾底部的城阳区和位于西海岸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主要靠承接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被动地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有一些内生型企业也基本上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企业根植性差。由于高科技实力不强,转方式、调结构压力较大,传统制造业的生态化改造及老企业搬迁后的产业补位任务艰巨。

4. 环胶州湾区域发展对策

(1)制定环胶州湾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科学合理地进行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规划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按照循环经济理论,在湾底区域以高新技术、污染零排放型产业群建设为主;对东部老工业区应以生态化改造为主,辅之以技改搬迁;要重视人才的合理利用,努力降低建设成本;在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中应重点保护好沙滩、泥滩,尽可能维持自然浅滩原貌等原生态资源,减少经人工过分雕饰的、呈现代化钢筋水泥特点的市民公园的建设,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2)随着山东蓝色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和青岛市在山东省经济龙头地位的凸现,依托港口建设临海型重工业基地的可行性越来越大。目前,在环胶州湾地区建有两个火电厂和一个炼钢厂,但规模较小,依托港口的临海型重工业体系尚未建立;

大型重工业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采取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有力的环保措施,将环境污染减至国家标准允许的最低限度,选择胶州湾水体交换能力较好的区域规划建设污染零排放型重工业基地,即可为青岛增加税源,又能提高城市发展后劲;

(3)制定环胶州湾区域生态保护与发展规划,加强对胶州湾周边地区的资源和环境保护。应重点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支柱——农田、林地、水域和湿地。科学调整工业布局,使其与区域生态环境相协调,并借鉴东京湾的做法,加强胶州湾湿地和其上游地区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开展沿岸的山地植被改造,加强沿海滩涂资源、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4)强化功能区划,选择在胶州湾西海岸离港口较近的胶州营海地区规划建设集加工、仓储、物流、商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临海工业区对促进西海岸的快速发展,提高发展的集约化、现代化及湿地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跨海大桥是连接青岛与黄岛的经济纽带,对拓展青岛的发展空间,均衡胶州湾东西两岸的发展,扩大对平度、莱西乃至省内其他市县的经济辐射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分析连接东京和千叶的16千米长的东京湾跨海大桥建设和管理的经验教训,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尽可能减少大桥建设对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及沧口水道航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军,田力男,韩子叻.环湾区域河道生态化整治方法研究[A].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

[2]王军、史云娣、唐丽.以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七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论坛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12月.221-227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海湾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探讨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