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固废处置 >> 行业新闻 > 正文

过期药品污染胜过电池造成的污染

更新时间:2010-10-14 09:28 来源:泸州日报 作者: 朱虹 阅读:1592 网友评论0

处理废旧电池时,不能把电池和生活垃圾一起处理,而应该扔在专门的回收箱里。因为废旧电池乱扔会造成重金属渗漏污染,严重污染环境。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过期药对环境的危害一点都不亚于废旧电池,乱扔过期药的危害甚至是废旧电池的3倍。由于污染性强,过期药已被明确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目录》,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回收。

惊讶:随意丢弃过期药有三大危害

记者调查发现,泸州市大部分市民都有家庭药箱,但绝大部分受访市民表示,没有定时清理家庭药箱的习惯,对过期药品要么随生活垃圾一起扔掉,要么放任不管。对于过期药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80%r的受访人表示,他们完全不知道。调查让我们清楚一个现实:过期药这种黑药,已经在对我们生活构成看的见或看不见的危害。

“其实,过期药处理不当,不仅会危害人的健康,还会污染家庭及生态环境。”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科科长徐远志告诉记者过期药的三大危害。

危害之一小炸弹

过期药成为家庭“小炸弹”。徐远志说,一些挥发性强的过期药品可能成为过敏源。比如青霉素,挥发后,会给对青霉素过敏的家庭成员带来危害。家庭成员误食过期药不仅不会对病情起到缓解作用,还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我市某乡镇就曾出现小孩误把乡村药店随易扔掉的糖衣药片当糖吃而致病的事情。

危害之二环境污染

随意丢弃过期药,将造成环境污染。因为过期药含有多种化学元素成分,有些更含有砷、汞等重金属,直接进入自然环境,由于其仍具生物活性,一些具有强烈毒性和致畸、致癌、变态作用的药品,对周围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危害之三转卖他处

过期药品流入到不法商贩或不法医疗机构手中,他们转卖给农村等偏远地区的病人,将给患者治疗带来难以预计的后果。一些不法商贩打着“回收药品”的幌子,将回收的过期药用来喂养动物、重新包装销售等。徐远志说,这可能是最大的危害。

期待:建立过期药科学回收机制

记者从泸州市药监局获悉,目前在泸州本地尚未发现有非法回收过期药品的案例。泸州市药监稽查支队曾经在郊区路边的电线杆上发现张贴有“回收药品”的小广告,支队长邹进带领稽查人员主动拨打小广告上的联系电话,想顺藤摸瓜纠出不法商贩,但因商贩过于狡猾,不予露面而未能实现。“目前我国的《药品管理法》只是规定了生产、经营、使用药品的单位不得使用过期药,对家庭过期药的处置,在法律上仍是处于相对的真空’”,邹进无奈地说,“我们药监部门对非法贩卖家庭过期药品的行为,在法律上尚未有明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对监管执法有所制约。”

这种法律上的“真空”,让徐远志等药监系统的执法人员也颇感棘手。虽然每年在“3•15”期间,药监部门都会集中销毁一批过期药,对于我市日益增长的家庭小药箱中的过期药品的规范与处理来说,仍然是冰山一角。

提及社会人士及医药业内人士建议设立科学的过期药品回收机制,规范家庭过期药品的合法处理渠道的呼声,泸州市药监局的徐远志说:“建立过期药科学回收机制,成立专门的药品回收机构及监督人员长期开展过期药无害化回收,仅凭药监部门和部份企业自发行动还无法独立承担,从宣传药品知识、培养公民回收意识到最后处理废药品,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身负监管职能的药监部门来说,他们将致力于为建立常态化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作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希望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尝试,最终能为该机制的设立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供参考。但是,对于市民来说,关键是要学会科学地储备药品,科学地使用药品,才能确保家人健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过期药品污染胜过电池造成的污染 ”评论
邮箱: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