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气污染与城市防污绿化
摘 要: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对城市绿化植物有明显的影响;但另一方面,植物在保护环境中又起着积极作用。要使城市绿化取得成功,因地制宜地选择抗污、吸污能力强的植物,进行防污绿化,并合理规划布局,是城市生态绿化工作的重要环节。
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已经日趋严重。其中大气污染的危害居环境污染之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植物容易受大气污染危害,首先是因为它们有庞大的叶面积同空气接触并进行活跃的气体交换。其次,植物不象高等动物那样具有循环系统,可以缓冲外界的影响,为细胞提供比较稳定的内环境。再次,植物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象动物可以避开污染。
大气污染对植物造成的危害一般分为可见危害和不可见危害两种情况,可见危害是肉眼可以明显判断的危害,植物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根据症状出现的快慢,又分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混合危害三种情况。
许多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SO2)、氟化氢(HF)、氯气(CL2)、臭氧(O3)、二氧化氮(NO2)、过氧乙酰硝酸酯(PAN)、乙烯氨气(NH3)、氯化氢(HCL)、硫化氢(H2S)等,都对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有害影响。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方面决定于污染物的浓度,另一方面决定于植物自身所具的抗性。
2 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
植物能吸收一定量的大气污染物并对其进行解毒,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即是应用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抗性这一特点,因地适宜地布置植物从而对大气污染起到净化作用。
2.1 净化空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大量吸收CO2并放出O2。其呼吸作用虽也放出二氧化碳,但是植物在白天的光合作用所制造的O2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O2多20倍。1㎡草坪1h可吸收CO21.5g,在白天如有25m2草坪(或10m2树木)可把1个人呼出的CO2全部吸收,使空气保持清新。
2.2 减少粉尘污染
植物能减少粉尘污染,一方面是由于植物具有降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减慢,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也会随之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树叶表面不平,多绒毛,且能分泌粘性油脂及汁液,吸附大量飘尘。
2.3 降低有毒气体浓度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能吸收一定量的有毒气体而不受害。植物通过吸收有毒气体,降低大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避免有毒气体积累到有害的程度,从而达到净化大气的目的。当绿地面积比较大时,这种降毒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实践证明,大片的绿化带,不但能够吸收空气中部分有害气体,而且由于绿化带与附近地区空气的温度差,形成缓慢的对流,促进有害气体的扩散稀释,降低下层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
2.4 植物的杀菌作用
绿色植物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方面是由于植物吸滞粉尘,减少细菌载体,从而使大气中细菌数量减少;另一方面植物本身具有杀菌作用,许多植物能分泌出杀菌素,杀死细菌、真菌与原生动物。
3 城市防污绿化的规划布局
植物是大气污染的受害者,同时又能通过叶片对污染物吸收,吸附和过滤,使空气得到净化,减轻大气污染危害,为城市防污绿化提供了可行性。因此,进行防污绿化,不但要考虑针对性地选用抗污性强的树种,还要求有较强的净化能力,使之能充分发挥合理结构的植物群体所形成的高效净化、减尘效应。
3.1 城市绿地规划的合理布局
首先应合理进行城市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居住、工业、交通运输用地的相对位置;其次,绿地系统规划必须结合城市规划,考虑城市性质、规模、自然条件和城市环境污染状况的不同来制定。
(1)城市绿地分布要均匀、合理,形成一个由绿地、绿廊、绿网构成的综合绿地系统。扩大城市公共绿地的服务半径,特别是城市中心区、旧城区和居民区应该加强绿地建设,让更多的市民都能受益。
(2)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
(3)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为市民提供距离合适,景观优美,绿化充分,环境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加强植物新品种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增加城市绿量,美化城市景观,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2 城市防污绿化布局
3.2.1卫生防护林带
主要分布于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不同污染程度的工业企业之间,靠近生活居住区的铁路两端和机场周围等处,它可有效减少烟尘和有害气体对附近地区的污染。
应针对排放形式的不同,是靠近地面无组织排放,还是通过烟囱向空气中排放来合理布局。对于无组织排放的污染区,林带可较近,以便把污染物控制在最小范围;对于烟囱排放的污染,林带应布置于相当于烟囱高度15—20倍距离之处。
另外,林带布局应充分考虑气象条件,最主要的是风向频率和盛风风速。一般情况下,生活居住区应避开污染源主要风向的下方。
3.2.2道路防污绿化
主要起美化市容、改善小气候,促进交通安全和净化大气的作用,是城市防污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过市区或市区边缘的高速机动车道与城市之间应布置由乔木、灌木、草本、地被植物组成的绿化隔离带,宽度在40m以上,才能在减轻尘土和有害气体污染方面产生显著效果。对于市内行车、行人道路,树种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在绿化美化前提下,尽可能多注意在环境保护上的意义。
3.2.3工业区防污绿化
工业区的建设,应注意对自然绿地的保护,把大规模建设所造成的自然环境变化,控制在最小限度。在工业区内要有面积充分、布局合理以及符合生态要求(适宜的种类、多层次的结构、最大叶面积系数等)的绿地。
对于不同性质的工厂绿地,在防污前提下,可以有不同的绿地定额指标及绿地覆盖率。植物种类选择上,应适地适时,因厂先树,确保植物良好的生长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如选择具较强抗污净化能力,适应性强;易于栽培又有较好绿化、美化效果的树种。在绿化布置的形式上,可以多种形式并举。如孤植、群植、树丛、树林、绿篱、草地、垂直绿化等,改变单一植树造林,只绿不美的面貌。
总之,在倡导环境保护的今天,大气污染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城市环境问题,正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居住、工作条件。如何合理充分发挥生物措施应有的功能与作用,采取普遍绿化,重点防污绿化,以达到净化空气、水体,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噪声的目的,正凸显出其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孔国辉.大气污染与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2] 符气浩.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3]温达志等.30种园林植物对短期大气污染的生理生态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03,27(3):311-317.
[4]李金平.城市绿化浅探[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3):214-215.
[5] 刘艳菊.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与城市绿化[J].植物学通报,2001,18(5):577-586.
[6] 舒惠国等.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生态中国网.
[7]孙志刚.以人为本优化城市生态环境[J],中国林业,2001,(1):24-25.
[8] 李景豹等.试析城市园林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J].河南林业科技,2001,21(2):29-31.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