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鄱阳湖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研究

更新时间:2010-08-29 21:46 来源:人民长江 作者: 廖奇志 谈昌莉 张仲伟 阅读:842 网友评论0


摘    要:
鄱阳湖湿地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鄱阳湖湿地资源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环境功能价值及其重要性, 将鄱阳湖湿地分为3 级,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和一般性的湿地; 根据鄱阳湖湿地资源赋存情况, 将湖区湿地按其主要资源类型分为3 类,以植物资源为主的湿地、以鸟类资源为主的湿地和以鱼类资源为主的湿地。介绍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别湿地分布情况, 针对不同级别和类别的湿地, 研究提出了鄱阳湖湿地分级与分类保护和修复的措施。
关键词: 湿地; 保护; 修复; 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长江中下游南岸, 地理坐标约为东经115b49c~ 116b46c、北纬28b24c~ 29b46c, 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泊, 湖区湿地面积2 698 km2。鄱阳湖湿地是我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湿地, 首批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调蓄水体, 维系着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和水文循环; 同时, 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为人类提供水资源和动植物产品, 孕育着极大的生产力, 是人类生存的支撑系统之一。

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 是一个巨大的种质基因库, 也是世界迁徙性珍稀侯鸟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 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因此, 鄱阳湖湿地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鄱阳湖湿地的分级分类

1. 1 分级

根据鄱阳湖湿地资源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环境功能价值及其重要性, 将鄱阳湖区范围内湿地分为3级: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和一般性湿地。

(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有1处, 即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东经115b55c~ 116b03c、北纬29b05c~ 29b15c之间, 总面积约224 km2。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有: 白鹤、白鹳、黑鹳、天鹅、白枕鹳等珍稀越冬侯鸟及栖息地。

(2) 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鄱阳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共有8处, 包括2个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和6 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 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一览

(3) 一般性的湿地。一般性的湿地, 主要指除上述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其他湿地, 主要分为3 类: ?湖泊湿地。包括鄱阳湖及与其相连的受河湖洪水共同影响的河流尾闾河段。?沼泽湿地。包括永久性和暂时性的湖滩草洲及河湖边沿洪泛滩。? 人工湿地。包括已被围垦的河流三角洲、圩区及被围控的湖汊( 内湖)、水库等。一般性湿地在鄱阳湖湖区广泛分布, 主要为湖区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物资和资源, 为各种陆生动物和水生生物提供觅食、栖息、繁殖的生境。

1. 2 鄱阳湖湿地分类

根据目前鄱阳湖湿地资源赋存情况, 可将湖区湿地按其主要资源可分为3类: 以植物资源为主的湿地、以鸟类资源为主的湿地和以鱼类资源为主的湿地。

(1) 以植物资源为主的湿地主要指分布有湿生植物带、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的区域, 分布海拔高程主要在12~ 18 m之间的湖滨带及其邻近浅水区。湿生植物有苔草、稗草、蓼子草、牛毛毡、芦、荻等, 挺水植物有芦苇、菰、水蓼、旱苗蓼、白茅、莲、白昌蒲等, 浮叶植物有菱、荇菜、金银莲花、芡实等,沉水植物有马来眼子菜、黑藻、苦草、聚草、金鱼藻等。

(2) 以鸟类资源为主的湿地主要指水生植被生长状况较好, 植物带分布明显的区域, 主要为候鸟提供觅食、栖息、繁殖的生境, 以大湖池和沙湖为核心区域。其中鸟类主要有白鹤、白头鹤、大鸨、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 小天鹅、鹈鹕、白枕鹤、灰鹤、加拿大鹤、白额雁、白琵鹭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

(3) 以鱼类资源为主的湿地主要指鱼类资源集中分布的区域和鱼类/ 三场0水域( 索饵场、越冬场、产卵场), 包括定居性的鲤鱼、鲫鱼、银鱼等; 洄游性的中华鲟、长颌鲚、鲥等; 半洄游性( 江湖洄游性)的青鱼、草鱼、鲢、鳙等, 山溪性的鳠、中华纹胸鮡、胡子鲶等; 其中包括国家I级保护动物白鲟和中华鲟、国家?级保护动物胭脂鱼。这些湿地水域主要为鄱阳湖东部、南部和西部的鲤、鲫产卵场, 湖区南部程家湖的长颌鲚产卵场, 南部、东北部及北部湖湾的银鱼产卵场, 中部和南部的幼鲥鱼索饵场等。

2 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补偿措施研究

针对本研究提出的鄱阳湖湿地分级分类标准, 分别提出不同分级分类标准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 以期实现鄱阳湖湿地的全面修复, 达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环境功能恢复的目的, 维持湖区生态系统功能平衡。

2. 1 湿地分级保护和修复措施

2. 1. 1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修复措施

(1) 制定和完善保护区功能区划, 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对于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区湿地, 不同的功能区应按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6的要求分别进行管理。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 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 建设其他项目, 其污染物的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建设的项目, 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在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经营参观、旅游的项目, 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方案, 并报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严禁开展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

(2) 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为了保护鄱阳湖湿地及其资源, 江西省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 颁布了5江西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6 ( 1987 年3月) 、5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通知6 (赣府发[ 1992] 97号)、5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侯鸟保护规定6 ( 199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令49号) 、5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6 ( 2003年11月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5江西省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6 ( 2004年省人民政府令134号)等法律法规。江西省制定的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 是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保障条件。应加大湿地保护的执法力度, 严格查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生产、建设活动, 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纠、执法必严。

(3) 理顺和建立鄱阳湖湿地管理机构。鄱阳湖沿湖的11个县, 行政上隶属3个市, 建议应按照5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6的要求, 省人民政府应当确定鄱阳湖湿地保护综合协调机构, 统一管理, 协调鄱阳湖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督促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湿地保护职责。

2. 1. 2一般性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

(1) 制定和实施湿地保护和利用规划。鄱阳湖周边广阔的湿地资源, 不仅是动植物的良好生境, 也是湖区周边广大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资来源和能源来源。对于一般性的湿地, 应根据湿地的环境特性、资源特点、湿地生态状况, 在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前提下, 在/ 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0。结合鄱阳湖湿地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以及湖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制定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 将其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规划中, 正确认识和处理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对于退化的湿地,以保护为主, 应制定湿地修复规划, 根据湿地退化特点、类型和受干扰方式, 明确湿地保护和恢复的范围、程度, 确立合理的湿地生态修复方式, 对于退化严重的湿地, 应放缓或暂停开发, 确保一定的修复期, 扭转湿地生态退化的态势, 将湿地生态恢复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对于生态环境状况较好的湿地, 规划合理开发、适度开发、适时开发。以规划指导湿地的开发利用活动有序进行, 不仅可以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还可以给周边居民增加收入的来源, 提高生活水平。

(2) 保护湿地水质, 维护湿地的环境质量。严格控制入湖河流污染物的排放, 加大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物治理的力度,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建立以生物措施为主体的防治湖区水土流失体系, 减少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既可对鸟类栖息、修复湿地植被、构建湿地景观等发挥作用, 又可以净化湖水水质。
(3) 加强湖区环境管理。加强湖岸周围经济开发的环境管理, 对湖区拟建项目严格执行/ 三同时0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实行港口码头的环境管理, 处理船舶排水, 回收处理废弃物;对湖内航行的船舶应执行5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6; 制定湖区水质污染风险防范预案和应急机制, 加强湖内运载化学品、石油类物品等船舶的管理, 防止湖泊水质污染, 减轻对鄱阳湖湿地功能的破坏[1] 。

(4) 加强湖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区为赣江、抚河中上游及九江地区, 水土流失面积10. 63 万km2, 占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3. 65%, 是今后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 开展/ 植树造林、封山育林0活动, 并调整林种结构, 加大防护林的营造力度, 对于坡度大于25b的坡耕地应退耕还林。

(5) 加大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的力度, 增强湖区人民对湿地保护的认识。湿地在湖区广泛存在, 与湖区公众生活联系密切, 因此, 应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群众性的湿地保护科普活动, 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湿地保护与修复知识, 增强公众参与意识。通过宣传帮助湖区居民调整对湿地资源破坏较大的生产方式。

(6) 建立湿地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议帮助湖区居民调整经济结构, 依据当地的资源特点实施部分或全部的资源替代利用, 缓解经济生产活动对湿地保护的压力; 改善湖区产业结构, 特别是农业结构, 改变单一依靠捕捞为生的状况, 将捕捞与养殖结合起来, 保护渔业资源。积极引导和开发湖区的替代产业, 切实解决群众的生计问题和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1] 。

(7) 探索和建立湿地保护的补偿机制。对于保护与发展间的矛盾, 从换位思考的角度, 应考虑湖区居民需求的合理性。建议采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优惠信贷等方式, 补偿当地居民对湿地保护所付出的代价[ 2]。

2. 2 湿地分类保护和修复措施

2. 2. 1以植物资源为主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

(1) 湿地植被修复与恢复。鄱阳湖湿地植被对于维护浅湖、湖滩、沼泽生态性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鄱阳湖湿地植被在生态类型上, 沉水植物占大多数, 而挺水和浮叶植物以及湖岸与湖堤的湿生植被较少, 不利于水禽的觅食、栖息和繁殖活动。恢复鄱阳湖湿地植被合理结构, 应对湖滩、浅湖的挺水、浮叶植物进行恢复, 加大湖堤、湖岸湿生植被恢复力度。为确保生态结构的稳定性, 防止因季节交替、植被消亡形成水中植被空白, 群落配置除应考虑空间上的镶嵌外, 还应考虑时间上的节律配比,可分为夏绿型和冬绿型两类, 以保证所建水生植物群落具有较强的生态环境功能。

(2) 加强湿地植被监测。鄱阳湖区植被基本上随水位的变迁, 呈以湖心为圆心、同心环状分布的不同植物带。植物资源类型湿地作为湖区鸟类、鱼类主要的栖息和觅食环境, 其生长状况的优劣直接反映其它物种的丰富度。因此, 应建立湿地植物资源监测系统, 对湖区的主要湿地进行动态监测, 记录湿地生态特征的变化情况, 一旦发现湿地生态系统出现恶化的信号, 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3) 控制外来物种入侵, 确保鄱阳湖区生物安全。确定贸易、旅游、运输、农林渔业生产、建设项目等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并加强管理; 加强检疫力度; 对于有意引进的外来物种加强管理, 引种前必须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价, 并经有关主管部门授权后方可引进。

2. 2. 2以鸟类资源为主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

(1) 严禁对鸟类资源破坏较大的生产活动。湖区群众不适当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活动, 如堑秋湖、定置网、投毒、网捕、放牧及围垦等, 干扰和破坏了鸟类的栖息环境, 引起鄱阳湖越冬珍禽数量的下降。因此, 应禁止对鸟类资源破坏较大的生产活动。

(2) 鸟类栖息地修复。栖息地修复是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将/ 双退0后的圩堤、垸子恢复为栖息地, 在适当的地方平堤引水, 引入植物物种, 营造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带, 将原来的水稻田恢复为湿地, 为鸟类提供栖息地; 为满足鸟类对食料的需求, 在与珍稀鸟类原有生境相似、无外界干扰而又不受污染威胁的滩地草洲建立水禽食料基地, 种植水禽喜欢栖息、觅食的植物。

(3) 加强鸟类自然保护区建设。建议在现有的基础上, 尽可能新设立一些鸟类自然保护区, 以扩大湿地保护范围。每年冬、春季对鄱阳湖越冬候鸟进行一次航空调查, 并配合地面候鸟资源及其栖息环境的补充调查和监测, 以监测越冬候鸟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为鸟类保护提供依据。

(4) 发展特色生态旅游, 建立人鸟和谐共处的关系。建议发展以鄱阳湖观鸟为特色的生态旅游, 使当地社区和居民受益,解决人鸟争食的矛盾,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 提高旅游者的环境意识, 使湖区群众和旅游者真正成为护鸟人、爱鸟人。

2. 2. 3以鱼类资源为主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

(1) 加强洄游鱼类洄游路线的动态监测, 保护珍稀鱼类的栖息地。渔政部门应在洄游路线加强资源监测, 及时掌握鲥鱼、刀鲚等洄游鱼类的资源状况。应划定产卵场为禁渔区, 保护中华鲟、胭脂鱼、鲥鱼等濒危鱼类以及刀鲚、银鱼等经济鱼类的栖息地; 在幼鱼活动区域禁捕, 保证幼鱼正常索饵和活动。

(2)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养殖业, 保护天然鱼类资源。建设蟹、虾(南美白对虾和青虾)、彭泽鲫、乌鳢、黄颡鱼等养殖基地, 合理布局增殖苗种生产基地, 确保增殖苗种供应, 恢复渔业资源。

(3) 制订合理的捕捞措施, 严禁酷渔滥捕。建议在鄱阳湖全面实施捕捞许可证制度, 限制捕捞规格和捕捞量。坚决取缔目前盛行的/ 电拖网0、/ 地笼子0和小网眼的刺网等有害网具,对电鱼、炸鱼、毒鱼等严重违反5水产资源保护条例6和5渔业法6的现象进行严厉打击, 切实保护鱼类资源。健全禁渔期制度, 确定禁渔区, 逐步由春季( 3月20日至6 月20日)鱼类产卵场休鱼扩大到全湖休鱼, 坚持每年选择2~ 3处主要经济鱼类越冬良港实施冬季( 10月10日至翌年4月10日)休鱼, 使渔业资源得到有效养护。

(4) 制定科学合理的采砂规划。应制定鄱阳湖采砂规划,确定可采区、可采期、禁采区和禁采期。严禁在鱼类/ 三场0采砂挖泥, 杜绝无序采砂行为对鱼类栖息地造成的生态破坏。

(5) 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主要生长繁育区域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建立水产种质资源基因库, 加强对水产遗传种质资源、特别是珍稀水产遗传种质资源的保护, 促进水产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

3 结语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建立鄱阳湖湿地的分级、分类体系, 从湿地生态环境功能价值及其重要性的角度对鄱阳湖湿地进行分级; 从鄱阳湖湿地资源的赋存情况对鄱阳湖湿地资源进行分类;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和修复珍稀动植物的生境以及维护区域经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为主要目标, 研究提出了鄱阳湖湿地分级与分类保护和修复的措施。
鄱阳湖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的研究对维护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保护湿地生态及以湿地为生境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 ] 吴英豪, 纪伟涛等.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 2 ] 王晓鸿, 樊哲文, 崔丽娟等.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评估.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作者简介: 廖奇志, 女, 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环境工程设计咨询公司, 高级工程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鄱阳湖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研究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