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宜兴环科园 墙内开花墙外结果

更新时间:2009-07-06 09:43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阅读:812 网友评论0

政产学研结合实现突破

以科技重大专项为主的政产学研结合,已成为近年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模式。2006年,为集成优势资源、构筑服务平台、引领环保科技、建设创新产业,解决重大环境问题,提升园区创新能力,由南京大学、宜兴市人民政府、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共建的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注册成立。

成立后的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提高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产业为目标,集成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各种资源,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实现从单一的项目支持向注重人才、基地与项目的有机结合转变,特别是进一步突出产业化导向。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始终定位于“面向技术创新源头、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网络化信息交流平台”,结合我国的水环境治理技术需求,开展环境产业核心共性技术的攻关和关键工艺的研制、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研发,提升我国环保科技的水平。目前,已建成“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师范平台”、“江苏省环保科技公共服务中心”、“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创新基地”、“南京大学博士后创业基地”。他们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的联合实验室,从业人数34人,其中博导4人、博士8人;专职人员达31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者达90%。

政产学研结合互利共赢

三年来,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正在形成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阵营,他们的科技公益型发展模式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省环保厅、省发改委的高度重视。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时任副省长张桃林等领导,多次前来考察,并给予勉励和赞扬。

成功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离不开螺旋式的互动。即企业提出需求,合作满足需求,推动企业发展;同时激发新的需求,再合作满足需求,形成“基础研究 —技术开发—工业化应用—基础研究”的循环往复。成功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更离不开互利共赢。他们与国内外三家企业分别合作,成立了“联合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科学和新材料科学在环境技术中的研究。

他们首先与日本TBR株式会社共建TBR环保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通过与TBR的合作,借助TBR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材料技术及工艺,缩短国际间新材料技术的差距。

他们还采取由企业投资的方式,与园内企业江苏鼎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共建鼎泽微生物联合实验室,企业分享该联合实验室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科研成果,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同时,他们与中国五矿集团旗下的专业环保公司共建无锡环保联合实验室,研发方向是偏向环保工程技术的集成,使集成技术大量地应用到环境工程上。

由此,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开创了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产学研模式,敢于言利,善于言利,从而真正实现利益共享、无缝连接。

政产学研结合方兴未艾

只有政产学研结合,才会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更快更好。缘于南京大学,学校自然而然成了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的重要技术依托,而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又成为学校人才培养、技术研究和成果产业化的平台。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创立以来,几乎所有的成果、专利都形成了产品,或应用到生产实践,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相关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三年来,他们申报“国家先进环保示范技术”1项、“国家鼓励发展环保技术”项目1项,同时列入《2007年国家鼓励发展环保技术》并成为国家21项技术中的2项;经他们设计的张家港扬子江国际精细化工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工程,被授为“中国。新加坡政府合作示范工程”;他们开发出的“藻水分离絮凝剂技术”,经联合鉴定已达到当今国际先进水平;他们开发出的“蓝藻暴发期饮用水保障升级改造应急技术”,能够去除水中98%的藻毒素,从而在技术上保证饮用水安全。

同时,他们完成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制药废水分质再生利用与工程示范研究”,以及国家863项目“博斯腾湖水博斯腾湖咸化—富营养化综合治理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接受中国工程院委托进行中国宏观环境战略研究,完成“中国化工行业污染防治战略研究专题”;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小城镇水环境改善与示范研究”子课题研究,和“太湖蓝藻打捞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

他们还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同行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藉以提升自身的科技视野和研发能力。他们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日本千叶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中科院材料所、英国EHS协会进行了技术交流。目前,他们还与国际多家环保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无疑是南京大学、宜兴市人民政府、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三方运作较为成功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代表了当前政产学研合作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推动着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腾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宜兴环科园 墙内开花墙外结果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