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

更新时间:2008-07-07 10:56 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作者: 阅读:623 网友评论0

        2007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了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思路,并就做好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对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明确部署。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部署,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并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确定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把节能减排摆上了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环保总局与各省级人民政府和华能等六家电力集团公司签订了减排目标责任书,出台了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指导意见,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层层分解。国务院批准召开了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气五条”和水污染防治的“水六条”措施。国家环保总局将饮水安全作为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集中力量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全国共检查水源地7600多个,取缔和搬迁危及水源安全的污染源1400多个,解决了一批长期危害群众饮水安全的突出环境问题。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继续推进,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脱硫机组上网电价优惠、中央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电厂脱硫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污染防治稳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增长幅度开始明显回落。2006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28.2万吨,比上年增长1.0%;二氧化硫排放量2588.8万吨,比上年增长1.5%。与上年增幅相比,2006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幅分别回落4.6和11.6个百分点。

        二是各级环保部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新开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加大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装置、生产能力和产品淘汰力度,促进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环保总局就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向全社会做出“便民高效、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廉洁自律、公平公正、严格审批、强化验收”的承诺。国家环保总局对163件报告书做出暂缓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规划环评试点全面启动。环境准入作为改善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是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强环境监管,严厉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全国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67万人次,检查企业72万多家,立案查处环境问题2.8万件,其中取缔关闭违法排污企业3176家,对5701个环境违法案件实行了挂牌督办。对近年来审批、总投资近10152亿元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进行了环境风险排查,对3794家企业提出了整改要求。检查矿山企业2.5万家,关闭、取缔矿山4709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1461家。

        四是科学应对、妥善处置了各类突发环境事件。2006年是污染事故高发的一年。国家环保总局共接报处置161起突发环境事件,比上年增加85起。2006年,顺利完成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化冰期中俄联合监测任务,安全度过松花江水污染危机;全国各级环保部门深刻汲取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事件的经验教训,大力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使吉林市牤牛河水污染事件、湖南岳阳新墙河砷污染事件、甘肃徽县铅中毒事件等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突发环境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置。

        五是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环境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环保系统思想、组织、作风、业务和制度“五大建设”深入推进,环境保护基础保障能力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2006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2402.8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15%。国务院批准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面启动。成功召开了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团结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共同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新局面。

        200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7%、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9.3%的形势下,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了稳定。

        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0%、32%和28%。七大水系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太湖、滇池为劣Ⅴ类水质,巢湖为Ⅴ类水质。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良好,根据107个环保重点城市的38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监测结果统计,监测的达标水量占72.3%。163个城市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水质以良好~较差为主。深层地下水水质优于浅层地下水,开采程度低的地区地下水水质优于开采程度高的地区;地下水水位总体保持稳定态势。

        全国近岸大部分海域水质良好,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远海海域水质良好。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7.7%,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三类海水为8.0%,下降0.9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为24.3%,上升0.4个百分点。南海、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东海近岸海域分别为轻度和中度污染。

        全国监测的55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占28.5%、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9.1%。与上年相比(可比城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城市比例增加4.7个百分点;劣于三级的城市比例减少2.1个百分点,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113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比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劣三级城市增加0.9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比上年略有降低,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基本持平。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四川、云南以东的区域。

        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与上年相比,重点城市区域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下降超过1dB(A)(含1dB(A))的城市17个、上升超过1dB(A)(含1dB(A))的城市11个。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较上年增加超过1dB(A)的城市8个,降低超过1dB(A)的城市21个。城市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达标率高于夜间,3类功能区好于其它类功能区。

        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电离环境质量总体仍处于天然本底水平,重点电离辐射污染源、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未对周围环境造成可监测到的污染。电磁辐射环境基本属于环境背景水平。

        截止2006年底,全国共有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395个,总面积15153.50万公顷。2006年,全国耕地净减少460.2万亩,与上年相比,耕地面积减少0.25%。全国共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08%。

        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年)结果,全国森林面积17490.9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林木年均净生长量4.97亿立方米,年均采伐消耗量为3.65亿立方米。中国拥有包括荒草地在内的各类天然草原近60亿亩,居世界第二位,占国土面积的41.7%。2006年,全国累积种草保留面积4亿亩,草原围栏面积7.87亿亩,禁牧休牧轮牧草原面积13亿亩;全国天然草原平均超载牲畜34%左右;草原鼠害危害面积5.6亿亩,比上年减少1.8%。草原虫害危害面积2.52亿亩,比上年减少9.9%。

        2006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其中冬季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多,春季接近常年,夏、秋季偏少。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596.7毫米,较常年偏少16.2毫米。全国平均气温9.9℃,较常年偏高1.1℃,是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各类气象灾害中,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数最多,干旱造成的受灾人口和农作物受灾面积最多。全国未发生大范围严重洪涝灾害,暴雨洪涝受灾面积较常年偏小。2006年,中国境内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34次,中国大陆地区有9次地震成灾事件。全国共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各类地质灾害102804起。全年共发生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等灾害性海洋过程179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材料

        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2007年6月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