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重拳治污 蓝天碧水初绽秀颜
曾经被人们称为污染大省的山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拳出击,治理污染,两年来对76名环保工作不作为的领导干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的河津、孝义两市因环境污染问题被取消评优资格。
![]() |
近日,山西省环保局公布2007年全省“蓝天碧水工程”考核排名情况,11个重点城市的排名依次为:晋城、长治、忻州、朔州、阳泉、吕梁、临汾、晋中、太原、大同、运城。其中,没有一个城市考核成绩达到优秀级别,达到良好级别的5个,成绩合格的6个。在重点考核的32个县中,侯马市去年二级以上天数在全省率先突破300天,达到328天,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考核成绩优秀的县级市。而洪洞县、霍州市、文水县和稷山县在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考核成绩被审定为不合格。
山西是我国能源大省,也是世界焦炭主要地,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强度高,脏、黑、乱成为人们脑海中定格的山西形象。2006年6月,山西省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建设山川秀美新山西,绝不要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GDP,山西省政府掀起了治理污染的环保风暴。
山西实施多项创全国先例的治理手段,其中“部门联动”、“区域限批”的实施,形成了全省治理污染的合力。先后对4420家环境违法企业采取停贷、停电、停运的“三停”措施,停贷金额达23亿元。对10个市县实施区域实行了限批。“末位淘汰”制度对791家一些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了关闭。“自动监控”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那种“只监不控”的被动局面。
据了解,2006年6月我省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以来,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去年11个重点城市累计实现二级天数3362天,比2005年增长了36.9%,平均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也由2005年的4.4下降到2.7,下降38.6%。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