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武汉“六湖连通”争论

更新时间:2009-08-28 09:23 来源:网易探索 作者: 李虎军 阅读:1099 网友评论0

武汉能否借助投资浩大的江湖连通工程,毕湖泊治理重任于一役?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应如何保障?

盛夏季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城区的沙湖,水几乎被抽干,裸露出湖底的淤泥——号称武汉市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治湖行动拉开了序幕。

7月6日,东湖沙湖连通工程暨沙湖大桥开工仪式举行。按照计划,在沙湖的东南侧,一条长约1700米的渠道将穿越繁忙的街道和密集的居民区,并最终与东湖连通。

东湖是武汉市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面积10倍于沙湖,达32.5平方公里。而连通东湖与沙湖,不过是武汉构建“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的第一步。

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总体方案》,武昌地区的东湖、沙湖、北湖等六大湖泊,都将与长江连通,整个工程估算总投资将近160亿元,因此,有人将这一工程通俗地称为“六湖连通”。

但这一庞大的湖泊治理工程,在当地引发极大争议。由于对拆迁规划不满,武汉大学医学部宿舍区和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宿舍区的居民,先后走上街头“散步”,来表达他们的诉求。

“引江灌湖”梦

长江与汉江在武汉交汇,湖泊众多,但很多湖泊的水质,都介于五类和劣五类之间,属于重度污染。武汉流传着一种说法:这座城市“优于水,也忧于水”。

湖泊污染的治理和恢复极其困难。2005年,武汉市政府曾经对紧邻省政府和省委大院的水果湖进行清淤。水果湖是东湖西南端的一个湖汊,不过0.14平方公里。在投入2000万元、清出12万立方米淤泥后,水果湖水质也仅得到了暂时的改善。

既然清淤不那么有效,有人想到引入江水,连通湖泊,让湖水流动起来。

2002年9月,武汉市参与了科技部“十五”期间关于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的重大科技专项,并在汉阳地区进行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综合示范。

科技部为这个“武汉水专项”提供2500万元,武汉市政府匹配5000万元,并成立了武汉碧水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碧水公司),负责项目运作。

该课题组提出了具体建议:引汉江水入湖,并贯通汉阳的龙阳湖、三角湖、墨水湖和南太子湖这四个主要湖泊,然后抽排到长江。碧水公司也拿出了投资5.64亿元、为期三年的汉阳地区四湖水体修复工程方案。

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5年初获得武汉市环保局通过。武汉市政府有关官员后来又提出增加北太子湖和后官湖,以推动武汉新区的发展。

碧水公司党委书记陈贤德告诉《财经》记者,历史上,汉阳地区诸多湖泊曾连为一体,上述几个湖泊至今还“藕断丝连”,存在一些沟渠,只需对原有沟渠进行疏浚,再开挖部分新沟渠,就可实现连通。

2005年下半年,该项目进行了两次小规模的江湖连通调水试验。汉江水首先经过原本是一潭死水的琴断小河。陈贤德说,调水之后,琴断小河内出现了更多的沉水植物,以及成群的鱼苗。

目前,需要新挖的渠道中,连通龙阳湖与三角湖的汤山渠已经完工;连通墨水湖与龙阳湖的明珠渠,刚开始在墨水湖畔的南国明珠小区内施工,且有大量的拆迁工作尚未完成。

据最近公布的信息,“汉阳六湖水系网工程”的预算已增加到19亿元,预计于2014年初竣工。

但对于汉阳地区的“引江灌湖,六湖连通”工程,也有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郑燕萍就曾经在《武汉建设》杂志撰文指出:“引江灌湖”本质上是污染的转嫁,并不是治理;汉江频繁发生“水华”,表明其水体已经相当脆弱,“引江灌湖”后会不会引起新的长江下游“水华”,还是一个疑问。

此外,“引江灌湖”的前提条件是汉水有较高的水位,但三峡工程蓄水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都会影响汉江的水位,由此决定了很难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引水。若使用抽灌江水,则需要大量能源。

对此,陈贤德回应说,受污染湖水排入长江,其实和污水处理厂的水直接排入长江效果差不多。

此外,汉阳地区“六湖水系网”设计的引水量并不大,汉江水位每年有五个月时间可以满足自然引水条件,而每年引水也就一两次,每次约持续七天,设计流量约为每秒20立方米。

还有人担心,各个湖泊的水质不一样,水质相对较好的后官湖如果与水质较差的另外几个湖泊混在一起,会造成污染物的扩散。

陈贤德对《财经》记者表示,各个湖泊之间有闸门,会根据水质监测情况进行控制。而且,在汉阳的六湖水系设计中,湖水是单向流动,后官湖的水刚好流向水质较差的湖泊。

“大东湖”规划

汉阳地区“六湖连通”工程尚未完工,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府又拿出了一个更为庞大的计划:构建“大东湖”生态水网。

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2005年10月公布的《关于武昌“大东湖”水网生态构建工程的设想》中称,武昌地区的东湖、沙湖、北湖、杨春湖、严西湖和严东湖这六大湖泊可相互连通,并引入长江水,总投资预计为29.77亿元。

到2007年上半年,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牵头编制完成了“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武汉水务局2008年9月的一份内部材料,该项目的总投资已经调整为87.69亿元。其中水网连通工程为35.76亿元,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工程分别为30.07亿元和20.51亿元。

2009年5月,“大东湖”生态水网总体方案获国家发改委的立项批准。工程估算总投资变成了158.7亿元,实施期为12年,其中前四年的投资就高达91.6亿元。

6月29日,武汉市专门成立了武汉水资源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承担“大东湖”生态水网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根据武汉市政府的简报,该公司已经与农行、建行、国家开发银行、汉口银行等八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获得授信148亿元。待条件成熟时,该公司还将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股份化转型。

一周之后,“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启动仪式暨东湖沙湖连通工程开工仪式正式举行,由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武汉地产集团)统筹开发东湖沙湖连通工程。

据2008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武昌地区的上述六个湖泊中,除严东湖符合四类水质标准,其他几个湖泊均为五类或劣五类水质。

虽然“大东湖”生态水网项目驶上了“快车道”,但仍有人对这一工程持有保留意见。武汉大学医学部退休职工何国新的担心颇有代表性:“工程效果究竟会怎样, 恐怕很难说。”

武汉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一份材料就指出,近年来,长江水位长期处于22米左右,大大低于湖水水位,调水条件不佳。武汉多家媒体曾在2008年报道,“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拟采用闸引泵排形式,从邻近杨春湖的青山港引水,设计流量约为每秒40立方米,每年可引水69天,引水量2.4亿立方米,相当于“大东湖”六个湖泊总容积的2倍。

但武汉水务局的一份资料显示,根据长江水位和湖泊水质的年内变化情况,每年可引水两到三次,每次连续引水十天,年最大引水量仅为1.04亿立方米。

换句话说,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大东湖”的湖水仍然是难以流动的,无法稀释污染物。

拆迁之争

对于江湖连通的理念,国际著名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武汉办公室的雷刚博士表示支持。

重建江湖联系,正是世界自然基金会近年来在长江流域推行的主要项目内容之一。

不过,雷刚也表示,湖泊连通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也不会在短期内见效。此外,能否合理选取调水方案、保证全面截污等措施的实行,都将对工程的成败产生影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吴振斌也对《财经》记者解释说,所谓“江湖连通”,只是汉阳六湖水系网和“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的一部分而已,远非全部。

“引江入湖目的不是换水,而是创造生态恢复的条件,在湖泊生态系统恢复中起到‘推一把’的作用。”吴振斌指出。治理湖泊更需要依靠的还是各种综合治理措施,不要把湖泊连通这个次要角色当成了主要角色。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秦伯强研究员则提醒说,引江入湖需要精心设计,“引流过多成本太高,引流太少又起不到多大效果。”在某些情况下,引江入湖也可能带来副作用。

以杭州西湖为例,近年来在截污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加上每年都要引钱塘江水入西湖,水质明显改善。但另一方面,由于钱塘江水的氮含量比西湖还高,新的含氮污染物也随之被引入西湖。

碧水公司党委书记陈贤德告诉《财经》记者,调水并非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帮助湖泊水体恢复自净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全面截污、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措施。

在他看来,即便各项治理措施得当,要想让那些被严重污染的湖泊的水质稳定地提升到四类,恐怕至少得一二十年的时间。

如今,“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已经启动,但率先开工的东湖沙湖连通工程引发了极大争议。根据武汉水务局2008年9月的一份内部材料,东湖沙湖连通工程有两个方案。方案一以明渠为主,穿过主干道中北路区域时采用隧道;方案二以隧道为主、明渠为辅。

武汉市政府最终决定采取明渠方案。不仅如此,政府还提出要借机打造“楚河汉街”。据当地媒体报道,东湖沙湖连通渠即为楚河,总长1700米,最大宽度70米,最小宽度20米,平均宽度25米。汉街依楚河两岸而生,长1500米。此外,东湖沙湖连通渠沿线将建设文化区、高尚居住区、办公综合区等。

2009年6月26日,武汉大学医学部宿舍区西侧一面不起眼的墙上,突然贴出一纸公告,武汉地产集团称,该宿舍区被划入东湖沙湖连通工程周边改造的“居住与公共设施混合用地”。公示日期为6月26日至7月6日。

由于事先缺乏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且未提出拆迁补偿条件和过渡措施,7月8日,武汉大学医学部的教职工和家属们一度堵住了宿舍区门口的东湖路。次日,与武汉大学医学部宿舍区相邻的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宿舍区的居民,也一度堵住了城市主干道中北路。

根据一份东湖沙湖连通拆迁工作内部材料,规划总用地面积竟高达1.7平方公里,拆迁量124.77万平方米,涉及8932户居民。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居民的房屋,并不在东湖沙湖连通渠范围之内。

据悉,当地政府已经承诺,在获得社区多数居民同意之前,不会强制拆迁。但居民们的担心仍未彻底消除。

很显然,即使这样庞大的工程,的确有助于修补自然生态,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通过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切实保障公众利益,维护良好的社会生态,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武汉“六湖连通”争论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