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青山绿水,共吟“太湖美”

更新时间:2009-09-07 09:30 来源:无锡日报 作者: 阅读:543 网友评论0

图为在太湖监测一号船上,工作人员正对水质进行实时检测。

清爽的湖风,从蠡湖吹来。草坪如茵、绿柳低垂的湖岸边,随处可见散步纳凉的男女老少。
  
这样的画面,已成为蠡湖一景。但今日蠡湖之美,来之不易。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是郊野之地;十几年前,这里还受到严重的污染。改变,源自多年不懈的治水增绿和产业结构调整。时至今日,亲近山水不再是600万无锡人的梦想。
  
从忽略到珍视,从破坏到保护,历经六十载风雨,生态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要富裕,更要幸福,生态文明距离无锡已越来越近。治水,重铸城市之魂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三万六千顷的太湖碧波,孕育了无锡这方美丽富饶的土地。
  
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和骄傲。可水环境的恶化,却让无锡几乎失去了这份骄傲。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水质变坏,70年代鱼虾绝代,80年代不洗马桶盖”,流传于锡城的这段顺口溜,成为大运河和众多家河水质变化的历史写照。经济迅猛发展,人口快速增长,给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水污染控制措施的滞后,给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担。继运河水质变坏后,上世纪90年代初,太湖每年夏季开始出现蓝藻“水华”。
  
承载着市委和市政府的治水决心,反映着群众的迫切愿望,无锡环保事业在上世纪70年代初起步。截污、调水、清淤、清理住家船……治水措施的推行,开始逐步改善水环境面貌。进入新世纪,环保工作被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写入“十一五”发展规划,列入每年为民办实事的具体项目。
  
“环保卫士”吴寿鑫,是水质转好的一名见证者。2009年9月4日,家住羊腰湾的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窗看看冷渎港的水。“现在的水质好多了,河道已连续好久没泛黑发臭了。”在仔细观察水色和气味后,吴寿鑫在自己的“水情日记”上做了记录。这本“水情日记”,吴寿鑫已连续记录了9年多。在他记录的第一年,冷渎港的黑臭率高达81%。今年5月以来,河水已连续几个月告别黑臭,只在8月有过3次水色浅黑现象。“生态文明大有希望!”这位热心环保的老人,对无锡的明天充满了信心。
  
冷渎港,还只是吸引着沿河居民的目光;太湖,却牵挂着所有无锡人的心。
  
2007年太湖供水危机后,市委、市政府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化危机为机遇,变坏事为好事,提出“铁腕治污、科学治太”的环保新举措,大力实施治太保源“6699行动”和环保优先“八大行动”。通过狠抓控源截污、蓝藻打捞、调水引流、底泥清淤、生态修复等各项措施,让不堪重负的太湖休养生息,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和协调并进。如今,太湖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以来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总体稳定,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水体中藻类聚集的时间延后、频次和面积大幅减少;区域12个国家考核断面达标率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同比继续好转。   太湖治理的成败,更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让太湖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温家宝于2001年、2007年和今年三次来锡视察太湖保护治理工作。"治太措施坚决有力,规划周密科学,治理效果比预期的要好。"无锡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总理的高度肯定。
  
增绿,让森林拥抱城市山水俱佳,是大自然赐予无锡的得天独厚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植树增绿,无锡这座地处江南的山水名城,创造出了让"森林拥抱城市"的奇迹。
  
植树造林,是无锡坚持多年的好传统。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开展一次"植树节",无锡的做法在全国城市中独一无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堰桥街道丁塔村的村民,如今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村里遍布广玉兰、榆树、柳树等树木,民宅反倒成了绿色海洋里的点缀。村旁栽植的30多亩香樟林,更成了村民的天然氧吧。"天热时,呆在村里才惬意。"村民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
  
进入新世纪,市委、市政府更加高度重视绿化工作,不但年年有新目标、新要求,而且从工作部署到资金保障,从规划设计到现场指导,从动员群众参与到自身带头植树,都落实到位、见到成效。最近6年来,梁溪大地每年新增造林面积10万亩,超过了过去30年的总和。全市的森林面积,已从2002年底的105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3%、40%和12.6平方米,构筑出放射状、圈层式,点、线、片网相交融的绿色无锡新格局。行走在梁溪大地,举目望去尽是绿色的长廊、绿色的原野、绿色的坡地、绿色的家园。
  
当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无法两全时,无锡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矿山宕口,曾是众多青山上裸露的伤疤。2008年停采石宕后,无锡已复绿再造风景林10多万亩,发展经济林20多万亩。"伤愈"后的座座青山,如今早已重披绿装。今年5月,无锡捧回了"国家森林城市"奖牌。致力于建设生态城市的无锡,用满城绿色展示和证明了自己的魅力。
  
转型,从源头建设生态文明"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这是对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的形象概括。如今,这种以过度依赖资源消耗、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早已成为旧时记忆。
  
"原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对这一观点的认识是逐步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市委、市政府和环保等相关部门,开始把环境保护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批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在无锡逐步兴起。
  
太湖供水危机,以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的方式统一了全市人民的思想。危机促成了全市上下生态意识的空前觉醒。宜兴周铁镇,曾是远近闻名的"化工之乡"。最红火的时候,一个自然村里建设的小化工厂就有好几家。2007年,周铁镇部分小化工企业向太湖超标排污,立即受到严肃处理,违法企业被处以罚款或关停处罚,部分企业在媒体上公开道歉,一些业主还被依法行政拘留。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来,全市已累计关停"五小"及"三高两低"生产企业1421家。
  
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从生产制造向设计创造,从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供水危机,使无锡转型升级的速度更快。告别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正为我市整体实现产业形态质的跃升蓄力。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治理好太湖提出了根本保证。近年来,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去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已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削减了25%和28%,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减排任务。
  
走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路径,已成为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最新部署的加快建设生态城、旅游与现代服务城、高科技产业城、宜居城的全新发展战略,正指引无锡向着生态文明先驱城市的目标快速迈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青山绿水,共吟“太湖美”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