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低碳化学品产业崛起正逢其时

更新时间:2010-11-04 11:12 来源:中国化工报 作者: 阅读:761 网友评论0

2009年底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低碳经济推向前台,即尽可能减少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今年11月底即将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新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继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进一步明确碳减排指标。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秘书长王文堂表示,低碳经济和碳减排指标的提出,给高耗能的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同时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王文堂告诉记者,低碳经济的发展使低碳化学品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所谓低碳化学品,即以温室气体为原料生产的各种化学品,以及生产过程可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化学品。中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充足的原料来源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使中国有条件成为低碳化学品大国。
 
来自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的调查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地开发出多项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和低碳化学品生产技术,并已投入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如南化研究院先后开发出了低分压二氧化碳回收新技术、NHD脱硫脱碳技术、HS脱硫脱碳技术等一批实用专利技术,其中烟道气等低分压二氧化碳回收新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赤天化、四川维尼纶厂等企业。采用该技术的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脱碳装置已于2009年12月成功投运,碳捕集能力达到10万吨/年,标志着我国燃煤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和规模实现了革命性的飞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所捕集的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尿素、甲醇、合成气、醋酸、食品等领域。

扬子石化公司乙二醇装置年产环氧乙烷当量24万吨,在装置的水合反应中,每小时向大气排放8吨二氧化碳气体。该公司利用二氧化碳废气作为一氧化碳装置辅助原料,今年7月成功实现了全部回收利用乙二醇装置排放的二氧化碳。该项目还成功地申请到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奖励基金。

以二氧化碳生产可降解塑料则是近年来低碳化学品开发的一大亮点。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共聚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生物降解性能,不仅解决了当前塑料制品难以降解而导致的白色污染,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中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二氧化碳基塑料生产线已于2009年成功投产,为二氧化碳基塑料的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此外,我国还有多个企业利用二氧化碳生产碳酸二甲酯,每生产1吨碳酸二甲酯就可消耗0.49吨二氧化碳。随着碳酸二甲酯下游市场的逐步开发,用二氧化碳生产碳酸二甲酯将成为碳减排重要的途径之一。

另据王文堂介绍,转炉煤气制甲醇,二氧化碳直接作为绿色植物的肥料,二氧化碳驱油(开采石油),煤层气(瓦斯)制合成气、甲醇、氢气等技术,也都可以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低碳化学品技术开发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已经引起高度重视,投入的技术力量正在大幅增加。可以预见,随着11月底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以及我国‘十二五’低碳指标的正式出台,低碳化学品将成为技术开发的新热点,也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王文堂表示。

发展低碳经济对反应迟缓的企业来说,是阻力、负担和障碍,因为这些企业担心减碳要投资、要交碳税,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又多了一道低碳的门坎。但是在王文堂眼里,低碳经济对化工企业来说更多的是机遇。他认为,发展低碳化学品将为化工企业带来多重效益,包括产品销售收入、CDM等碳指标转让或碳税减免带来的额外收益、各级政府的低碳政策奖励,以及完成碳减排指标的任务等。“现在正是化工企业开发低碳化学品市场的最佳时机,谁行动得快,谁就占有低碳经济的先机。”王文堂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低碳化学品产业崛起正逢其时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