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外来入侵生物成为治污法宝
曾经为害甚重的水葫芦,如今成为太湖、滇池治污的法宝。江苏省农科院科技人员通过水葫芦控制性种植,利用其吸收湖水中的氮磷物质,并将收获的水葫芦制成沼气和有机肥,不仅改善了滇池水质,还实现了水葫芦的资源化利用。日前,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水葫芦安全种养与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在太湖之滨举行现场观摩会,来自国内农业、水利和污染防治领域的十多位专家对该项目给予好评。
外来水葫芦拯救世界?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用物理的化学的生化的办法治理,效果都不理想。相比较而言。采用生物富集的办法效果最好。而在所有生物中,水葫芦吸收氮、磷、钾的能力最强,日本专家为此写了一本书《水葫芦拯救世界》影响很大。在适宜的温度下,种养一平方米水葫芦在2—3天内便可将一立方米的五类水改善为四类水以下,对水体悬浮物的去除率可达70%以上。
但与此同时,水葫芦又是我国认定的16个外来生物入侵种类之一,其主要危害是堵塞航道、影响泄洪、疯狂生长影响生物多样性等。利用水葫芦生长特别快、富集能力特别强的特点开展的这一科研项目,就是要研究如何变害为利、变废为宝。水葫芦本身是无毒无害的,要利用水葫芦这一载体,把水体中多余的氮磷元素收集起来,经加工处理后返回到农田里去,让危害太湖水质的元凶变成肥沃土地、增产增收的宝贝。
十万亩提升一级水质
记者在江苏武进的太湖湾看到,平静的水面上水葫芦长势良好。这种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生长的水葫芦特别粗壮,高度可达50—60厘米。江苏省农科院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常志州说,太湖地区水葫芦4月份投种放养,6到12月期间多次采收,一般一亩水面可采收50—55吨,生物量在所有生物中是最大的。
在湖中,还有专门的水葫芦采收船,船头伸出的长长的机械手,将水葫芦大把大把捞起,粉碎减容后输送到船舱内,装满后通过传送装置传送到旁边的运输船舱内运回基地加工处理。这种带粉碎装置的船,一天可采收160—200吨;而不带粉碎装置的采收船,一天可采收1000吨。
“收获的水葫芦经过破碎发酵,沼液可以用来发电,沼渣还可以制成优良的有机肥,有望成为未来太湖流域化肥的有效代替品,解决了水葫芦资源化利用问题,增强治污的可持续性,成为太湖治污的又一法宝。”该项目的主持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严少华说。
目前,水葫芦种植面积达3000亩。据省农科院测定,种养一亩水葫芦一年可吸收利用水体氮、磷、钾的量分别为120公斤、20公斤和220公斤。如果按每种养10亩水葫芦吸收一吨氮磷计算,太湖中只要种植10万亩水葫芦,就可每年吸收1万吨氮磷,这足以让太湖水质由目前的五类变成四类。
推广滇池 亟待产业化运转
参加现场观摩会的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沈其荣说,这一科研项目关键在于多种技术成果的集成与匹配。关键环节有三个:控制性种养、机械化采收和资源化利用。经过2010年的试验研究,上述三大技术难题都已圆满解决。
而该项目在滇池治污中也取得突破,昆明市已拿出“四个1000”(1000万元研究经费、养1000亩水葫芦、建1000立方米沼气池、1000亩配套农田),支持在蓝藻危害严重的滇池开展种养水葫芦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试验研究。
实验结果很理想,但是前景却不明朗。今年这一研究项目就要结束,而目前所开展的种植、加工等一系列工作都是借助于科技部下达的科研经费来实施。今后真正付诸大规模实施必须实行市场化运作。
“没有经济效益,农民不会来养,企业不会来收购加工。对于这种造福社会的公益性事业,我们呼吁政府从治太资金中拨出一块来扶持运作”。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郑建初说,现在江苏省政府出台的太湖流域氮磷超排处罚标准为每超排1吨氮磷罚10万元。但只有罚没有奖。“现在,江苏省环保部门已开始实行排污权交易,排污指标可以买卖。养殖水葫芦吸收1吨氮磷只要奖励5万元,这个产业就可以运转起来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