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茨·丹宁格:中瑞联姻以环保为媒
美丽的民族服饰让人目不暇接,悠扬的音乐让人如痴如醉,这是记者对3·28经贸洽谈会的第一感受。3·28当天圆满举行的中山-瑞典节能环保项目推介会上,绿色环保旋风更让所有嘉宾看到中瑞合作的美好前景。推介会上,“中山瑞典节能服务中心”、“中山瑞典商务促进中心”相继揭牌,记者也借此机会采访了瑞典政府办公室中瑞环境技术合作高级代表马茨·丹宁格先生。
记者:您在发言中提到瑞典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遇到了工业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冲突,这与中国目前情况相似,瑞典是如何走过那段时期的呢?
马茨·丹宁格:是的,与中国一样,当时的瑞典政府面临严峻的挑战,政府主要是制定了严格的强制性标准,最典型的就是能源税收和二氧化碳排放税。如果企业采用传统、易造成污染的能源,就会遭遇到这些税收的控制。但若企业主动采用新的能源,或开辟新节能技术就会有补贴、有激励。对于购买混合动了等新能源的新车的车主,将从停车费等各种费用上进行补贴。除了严格的规定之外,瑞典政府同样关注政策的执行力,对于各项政策在实施中的问题进行采集,并进行修正。
瑞典是经过了三四十年的坚持,才得以实现目前的人类发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记者:中山市正在创建“生态市”,广东省还提出了对发展较慢,但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发达国家在技术转让方面,能否也更多的考虑采取一些公益性的帮助?
马茨·丹宁格:这是个尖锐的问题。虽然目前的多国合作,因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利益,确实存在着挑战。但我们非常赞同环保中的多国合作。相关的政策应该在严格的规划下进行。
今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关注的全球变暖问题,这需要全球国家共同努力。瑞典有专门的机构,赞助资金、技术在全球作一些公益性的活动。作为有志于环保的个人,可以向这些机构提出申请,参与一些有兴趣的项目。
中国在国内提出的这个“生态补偿”机制很英明。在发展中提早实现规划控制,这也是一种解决的方法。从瑞典的实践经验来说,人类发展与大自然的相处最终是能找到平衡点的,这也是中国所说的“和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