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低碳?
编者按
今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的宗旨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邀请部分“地球奖获得者”寄语“地球日”意义也在于此。
4·22地球日特稿
法制日报记者郄建荣
有报道说,眼下世界上,最热的词之一就是低碳。
从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首次出现的用环保新材料做的文件袋到用石灰石制作的“石头纸”便签再到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骑自行车上“两会”……有人称,2010年的“两会”劲吹低碳风。
当下,率先将“世界地球日”介绍给中国人的国土资源部一如既往地宣传着地球日。他们给今年“世界地球日”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响应这一主题,国土资源部将在地球日这一天公开宣布,“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储存起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表示,这是国土资源部已经启动的一项正式工程。
一方面是政府大张旗鼓地低碳行动,另一方面则是城市非低碳生活方式的我行我素。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在20日召开的纪念第41个“世界地球日”论坛上,对一些城市的非低碳生活方式进行了“感性”批评。他认为,水资源极度短缺的一些城市并没有让任何一个市民感觉水资源短缺,甚至一些城市人的水消费充满了奢侈性。
政府层面:考虑把碳埋起来
减少碳排放、碳汇、碳交易、低碳生活等等,如今人们对此已经不再陌生。但对于国土资源部有关专家提出的“减排良方”———把二氧化碳埋起来的说法,恐怕多数人感到懵懂。
“上个世纪,我国的科学家就在‘碳循环’、‘碳储存’、‘全球冰河期的历史记录’等方面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介绍,所谓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就是将工业和能源转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排入之前就对其捕集,然后通过管线或者船舶运到封存地,压缩注入到地下深部适宜地层中,通过物理、化学等作用使其长期与大气隔离。
他介绍说,近几年。以全球气候变化为核心,我国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与国外有关机构合作,对大港油田、胜利油田、惠民凹陷咸水层等4个地质区域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估。
张洪涛表示,今年,国土资源部已正式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评价纳入《地质矿产保障工程实施方案》。他说,作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浩大工程的一部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方面的研究和示范将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支持。
对于低碳,政府层面所做的工作远不止国土资源部已经开展的碳地质储存。事实上,早在2007年6月,我国就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发改委表示,2010年我国将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努力增加森林碳汇,积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有关低碳的提案、建议更是占到了相当数量。
现实生活:城市上演奢侈水消费
在政府层面,有关催进低碳的政策已经出台不少。但是,用低碳的标准或要求去考量人们的现实生活,却发现不低碳的生活方式有些已经到了奢侈的程度。
“北京是一个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城市,它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八分之一,全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十分之一,和沙漠国家以色列相当。但是,没有一个北京市民感觉水资源短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指出,在北京水资源丰沛实际是一种假象。
据杨东平介绍,目前,在北京各种各样的洗浴中心有3500家,高尔夫球场38家,滑雪场18家。这些高耗水场所特别是高尔夫球场和滑雪场的水主要是靠抽取地下水来维持,而少部分人的奢侈性消费就建立在此之上。
同样是干渴城市的天津,去年华北大旱以后,竟然宣布斥资300亿元建立一个生态游乐园。其中,园中有一个人工室内海滨浴场,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沙滩浴场。杨东平说,这个所谓的生态游乐园实际上也是高耗水项目。这种不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各地普遍存在,就连沙漠边缘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也要建高尔夫球场(这个项目最近已被叫停)。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正在经历严重灾害频发的新时期。在这个非常时期,虽然对气候变暖的原因尚存不同的猜想,但我们更愿意相信:低碳,会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低碳还是“被低碳”
邓仪地球奖获得者,北京三生环境与发展研究院部长。
邓仪
曾在某一环保网站上,看到一篇文章称:有一高薪白领人士,因为要环保,所以减少了洗澡的次数,文中对此君的低碳环保行为,不乏赞誉之词。这不由得让人困惑,农牧区的人因少洗澡曾被描述为“落后”,而现在当“低碳”成为一种时尚,此君的“少洗几次澡”则成了低碳的“先锋行为”。在我看来,低碳不是环保的代名词,也不是鲁迅笔下阿Q,“要革命”只需要挽起辫子就行。低碳没传说中那么高尚,也没有传说中那么复杂,对于那些习惯于过度消费、对环境造成压力的人们来说,低碳是一种自省后的救赎,是一种抑制自身贪婪滋长的理性选择;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低碳更应彰显它的公平属性,对于祖祖辈辈就低碳生活的8亿农牧民而言,低碳应成为一个社会来回报他们的途径。正是他们朴素的“天人合一”生活方式,给我们留下了今天相对完好的生态环境。
低碳,不仅仅是自律,最重要的是构建低碳交换的社会体系,从已经实施的“退耕还林”中总结经验,广泛地促进社会参与,将政府与民间的力量有机整合,在适合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宜运作的本土碳补偿机制。
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当脱离了文化积淀与社会现实,当低碳过程中忽略了平等与尊重,那我们追随的只能是“被别人低碳”的悲哀。如果我们期待着能够改善未来的自然环境,那么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如何支持生存于低碳中的群体,而不仅仅是让“低碳”成为“被低碳”。
穿过迷雾走向和谐
李瑞农地球奖获得者,高级记者,中国环境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李瑞农
国际“气候门”事件尚未停歇,在国际社会正研讨应对气候变化之际,去冬今春的北美和欧洲暴雪严寒更是和“气候变暖”开了不大不小的“玩笑”,就连北京和华北今年的春天也是姗姗来迟,让习惯于4月春暖花开的人们增添了些许遗憾和惆怅。气候变暖了吗?人类碳排放是气候变化的成因吗?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但无数的事实又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南极的冰架在坍塌漂移,北极的封冻期越来越短,青藏高原的冰盖在加快退缩和融化,海平面上升使本来存有归属纷争的小岛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哺育着几十亿人口的亚洲和中国的大江大河有一天会不会变成季节河?不论是深入实地的现场考察,还是影视镜头的撞击,每当看到青藏高原退缩的雪线,我真的希望我的担心是杞人忧天。也许目前气候科学家的提供的数据和论证还不足以证明人类不断增加的碳排放和气候变化的线性因果关系,也许气候变化有着大气洋流以及自然演变的因素,也许关于眼前的天气变化状况与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还有许多矛盾,在真相面前还有许多云团和迷雾,但是,人类社会特别是近几百年来,随着人口规模急剧增大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却是不争的事实。
希望“低碳”不要成为时髦的口号。即使不是为了低碳,日益紧张的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不断捉襟见肘的资源,严重的环境污染,留给我们的还有多少时间和空间?也许你是个科研工作者,你在低碳、节能和清洁技术上的贡献能使经济的发展少一些消耗和污染,也许你是位公务员,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时能激浊扬清,倡导绿色和谐,不为GDP蓬头垢面,也许你是位工人,在降耗减废上可一显身手,也许你是个农民,在向人们提供蔬菜食粮时能少些化肥农药的施放。节约就是低碳,节约就是环保。当尊重自然、环境友好成为社会集体意识和风尚,我们就有望穿过迷雾,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的未来。
碳汇林与生态平衡
方明和
物种赖以生存的自然栖息地是个天然碳库,森林、草原、湿地无不储存了地球最主要的碳。然而目前人们更多的碳汇行动停留在“植树造林”,只要往“荒山”里插上树苗,即算是为缓解气候变化做了努力。其实在自然界中,各种生境类型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同的生境养育着不同的动植物种,有些物种喜阳,需要有裸露的山脊、岩石、草地;而有些喜阴,喜欢枝叶茂密,阳光越少越好。所以在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若干年后又要对其进行生境恢复时,必须要对当地的物种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否则种植的树种只有吸碳而缺乏其他的生态功能,甚至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得不偿失。例如时下大量种植的经济类碳汇林———桉树速生林,其在业界素有“抽水机”之称,虽然“绿色”了山林,可是他大量吸收水分,排挤其他的本土物种,对生态造成长远破坏与其碳汇价值相比的话,贡献就大打折扣了。
低碳不应成为运动式的“绿色化”工作,而应谨慎、科学与可持续性综合考量。
水贵如油人人有责
汪永晨地球奖获得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汪永晨
其实,说世界缺水、中国缺水、北京缺水不是一年两年了。可是在我们的职能部门,在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能把节约用水当回事的到底有多少?
为什么要问把节水当回事的部门有多少?据了解,北京每天有约22万吨自来水浪费在冲厕上,如此计算,每年消耗大约8000万至1亿吨自来水,相当于4个颐和园昆明湖的水量。这样使用水,有关部门是不是该管管?
北京是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最高的城市,洗车,估计每年用水量超过30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15个昆明湖的水量!
北京一共有38个标准高尔夫球场,每个都需要巨量的水资源维护,据估算,这些高尔夫球场一年耗水量约为20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10个昆明湖的水量!高尔夫爱好者,在这大旱之时,又能做些什么呢?
北京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洗浴场所共有1045家,每家每年用水大约1.5万吨,这些洗浴场所一年的耗水量接近8个昆明湖的水量!
北京滑雪场和游乐场,人工造雪项目正在纷纷上马。从造雪机销售厂家得到的消息,通常1吨水可以造两立方米的雪,而一台造雪机每小时用水量约为十五六吨,上规模的滑雪场一般需要七八台造雪机。批准这些项目的官员,大旱之时,为水,手下能留情吗?
作为一个文明大国的公民,我们的传统,我们的良知,在遇到危机的时刻,是不是更能让我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呢?
不辱没“地球奖”称号
周又红
在倡导低碳生活的今年地球日我有着别样感觉。我理解一名一线的环保教师对节能减排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能源,了解能源与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尽管我已经开展环境教育快30年了,但我知道仅靠讲解或一次、几次宣传活动是不够用的。因此我以多变的活动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讲座、试验、参观、统计、分析、写作等。我编写了关于能源的知识读本、在全国开展了多期关于能源的教师培训。特别是我设计了关于家庭待机耗电的演示教具受到学生和社区居民的好评,我希望不辱没2000年我曾经获得“地球奖”这个光荣称号,继续在环境教育的岗位上鞠躬尽瘁。
地球太需要碳减排了
万昆地球奖获得者,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专题部主编。
万昆
讲两个故事吧。
几年前我曾经漂泊在地球的南大洋上,浓雾弥漫之中,随船的海洋学家和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气专家分别在通过仪器研究温室效应。我好奇地询问海洋学家,温室效应与海洋有关系吗?他说,海洋是二氧化碳的主要贡献者,因为海洋生物多少年来的沉积,形成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到空中,人类开始工业化生产的这些年,又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在地球的上空形成了一个被二氧化碳覆盖的温室。这一说法得到了大气专家的认可。他同时以数字变化提出,现在一百多年来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一直呈增速态势。地球上70%的面积被海洋所覆盖,海洋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贡献自然巨大。自然因素加上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人为因素,大气中自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温室,全球温度升高的趋势不可避免。那么气温升高,会带来什么变化呢?这一点在我随后的北冰洋科考中清楚地展现出来。
1999年,中国第一次进行北极科考时,雪龙号破冰船仅仅破冰行进到北纬73度附近就被厚厚的浮冰阻挡,无法继续前行。2003年,当我们第二次行进在北冰洋的海域时,我们已经可以轻而易举地冲上北纬80度的北极最高纬度地区,相当于继续向北行进了400多公里。而且视野中,前方还有水道,科考船还可以继续向更高纬度地区进军。科学家告诉我说,现在在北冰洋里想寻找到一块三年以上的老冰已经很困难,都是当年冰,最多是上年冰。这说明,温室效应对北极温度升高影响很大,大量的淡水从白令海峡流入太平洋,海平面正在缓慢上涨。这样下去,大批沿海城市被吞噬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强了。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减缓温室效应,降低温度上升的速度呢?只有减少碳排放。
别被“低碳”引入歧途
赵永新地球奖获得者,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科技采访室主编。
赵永新
现在“低碳”一词炙手可热,几乎到了什么都是“低碳”,什么都要“低碳”的程度。如果真要如此“低碳”下去,中国恐怕要舍本逐末、误入歧途了。
原因很简单:不同于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生态环境已修复得很好的发达国家,我国尚正处在大规模工业化阶段,治理污染危害,让国人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从而保障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身体健康,依然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前不久公布的全国首次污染普查显示,2007年我国排放的各类污染物总量多达1.39亿吨,平均每人100多公斤。目前我国的生态恶化之重、污染危害之巨、治理难度之大,不仅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之未有,而且在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个。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危及民族的长远发展,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当代人的健康———频频曝光的“铅中毒”、“重金属污染”、“毒豇豆”等事件,不过是冰山之一角。干净的水、土壤和空气,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本物质资料,如果我们不下最大决心持之以恒地治理、修复,我们这一代人的健康都成问题,何谈子孙后代?
何况,对于今后几十年全球是不是要持续变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等关键问题,目前都没有定论,科学界尚存在很大分歧。不顾本国国情,放着眼前的污染危害不下大力气治理,一窝蜂地追求所谓的“低碳”,甚至人云亦云、把什么东西都装到“低碳”这个大筐里,这种做法值得深思。
“地球之日”话低碳
郭耕地球奖获得者,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高级经济师。
郭耕
“低碳”概念是由英国人在近年提出的。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其能源的绝大部分都依赖进口,由此,英国人深切意识到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那何谓低碳生活呢?低碳生活(Lowcar-bonliving)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温室气体,特别是CO2的排放。“低碳生活”虽然是英国人发明的一种概念,却是关系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大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世界各国所接受。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施“低碳”呢?我在2010年初的北京市政协全会上,推出了一个最为百姓化的创意———“低碳八宝”。
1、布袋子2、水杯子3、太阳能电器4、无电池手电5、牙刷6、筷子7、手绢8、公交卡。
其实,这只是抛砖引玉,大家尽可做出各种“低碳”创意,十宝、十八宝……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少浪费。
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
卢勤
一次,我从报上看到一篇小文,说成龙在出席一次与观众见面会时,在自己喝的半瓶矿泉水瓶上签上了“成龙”。别人笑问:“成龙先生”,没有人请你在矿泉水瓶上签名呀!”成龙认真地说:“这是我没喝完的水,我不能弄混了。
这件事给我很大启发。
想想平时开会,许多矿泉水瓶打开,人们喝了几口就放在那里,转眼就记不清哪瓶是自己喝过的。这小小的疏忽浪费的水不计其数。
从那天开始,我也学习成龙,在自己喝过的水瓶上签上名,没喝完的带走;来客人给别人一次性水杯上也签上名,以免混淆。平时洗澡的水放在桶里,用来擦地板;洗脸的水用来洗脚,洗脚的水用来冲马桶,水杯里干净的剩水,第二天早上用来刷牙。
坚持一段时间,感觉很好。
低碳是一种生活方式。水资源是有限的。想一想,西部缺水,上学的孩子一天只有一瓶水还舍不得喝,拿回家给妈妈喝,我们真不该浪费水。
古人说得好:“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低碳生活真该从点点滴滴做起。
低碳低水防患未然
吴方笑薇
水危机正逐步到来。中国目前正面临严重缺水,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重庆人受到影响。据资料报道,截至2009年底,东江流域降雨量下降近40%。与此同时,我们的邻居,珠江流域城市的用水量不断上升,持续的城市化和经济增长、水体污染、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渗漏等问题,加剧了跨境的水危机问题。
据「水务署」数据显示,在2008年,香港耗用了956.15百万立方米清水,2007年,人均每日用水量为219公升,远远高于欧洲和东南亚主要城市。「香港地球之友」认为香港人不能再认为干净而充足的食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香港人需要改变继续浪费食水的习惯。
珠江三角洲(珠三角)是珠江流域(包括东江)最大的耗水者。工业用水占29%,住宅用水占16%。香港是珠三角工业界最大的投资者,港资企业可以通过清洁生产、综合水资源管理等方法在水资源管理上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