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向清淤洁水进军
据报载,陕西省西安市护城河玉祥门到西门段500米的清淤示范区运用菌种清淤近日获得成功。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清淤,这段示范区清淤设备已撤掉,河水变得清澈起来。
在我国科技创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运用科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然而,对于利用高新技术——让细菌“吃掉” 河里蓄积过膝的臭淤,让河水变得洁净起来,却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建筑垃圾(主要是泥、沙)、居民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渣被雨水冲刷进城镇河道,致使淤泥越积越深。有民谣云:“竹篙撑船难拔动,船舶航运难行动,引水排水难流动”。这3个“难动”,折射出我国城镇沟河淤积的严重性。
城镇沟河淤积大量污泥,抬高了河床,不但影响到舟楫航运,而且严重影响到城镇的泄洪排涝。不少城镇一下大雨即涝、即淹、即灾,车在水中爬,楼在水中泡,人在水中行,这与河道淤积不畅有很大关系。同时,淤泥蓄积于河底,会导致河水变臭、变黑,使鱼虾荡然无存,使路人掩鼻而过,使市民弃河而居。
之所以出现城镇沟河淤积严重的现象,笔者以为,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受不正确政绩观的驱使,宁愿将大笔公共财政投入建大楼、造马路、拓广场等“面子工程”上,也不愿意花钱清河治淤。因为出钱治淤,多数时候就是把钱“砸”到看不见的水里,官员的政绩难以显现。有些地方虽然迫于群众的压力投资清淤,但大都是“一耕九歇”,时间一长,城镇沟河仍然日渐淤积,污染严重。
但是,这一难题在西安市初步得到了解决。4年来西安市护城河里的淤泥污染物,被他们投放的菌种逐渐“吃掉”了,淤泥由原来的30厘米~40厘米厚,变成了现在10厘米厚的泥沙。看来科技的魔力确实能化腐朽为神奇。笔者认为,西安市利用科技治淤洁水的成功实践,值得各地效仿。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也是城镇、乡村乃至整个大自然的美之精灵所在。各地在加快科技创新,充分运用科技成果对工业和农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水环境治理的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让科技向清淤洁水进军。需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宜居的城镇水生态环境,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各级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