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封存选址问题在欧美引争议
编者按
碳捕捉和封存技术(CCS)一方面被政治家和科学家当成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法宝,另一方面也受到来自民众的质疑和抵制。欧洲已经开始大力推广CCS技术,而很多碳封存项目受到当地人的炮轰。在北美CCS项目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民众亦不乏反对之声。充满希望也好、赞许也好、仇视也好,本版主要内容将为大家呈现欧美国家在CCS技术和政策上的最新动态。希望在纷纭的众说中,我国能够看到自身所需,掌握CCS发展节奏。
近日来,荷兰小镇巴伦德勒克(Barendrecht)的民众间弥漫着对政府的怨恨和抵制情绪。在最近两年内,这个人口仅为5万的小镇成了世界抵制CCS火力最集中的地方。
巴伦德勒克镇居民在壳牌的工厂旁打出的抗议条幅 |
当地民众的矛头直指荷兰政府和石油巨头壳牌,它们打算在距离巴伦德勒克镇1英里的一个将开采完的天然气田封存1000万吨二氧化碳。这个气田将在2010年到2014年间开采完,它被看成封存二氧化碳的理想场所,荷兰政府想把这里建成陆上封存二氧化碳示范地。而壳牌则轻而易举地赢得了3000万欧元的项目,负责建设。当地民众走上街头游行,反对将碳封存地址选在家门口。荷兰政府和壳牌公司考虑到民众的不满情绪已经宣布将这个项目推迟3年。
负责这个项目的壳牌新闻主任威姆·维尔坦陈,这个项目的延迟是壳牌在宣传上的失败,介绍工程的宣传海报给人的感觉是被注入地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就在浅层岩石上。他说:“人们甚至认为,即使在挖自家花园时也会有封存的气体泄漏出来。”
针对这种说法,村民们说:“壳牌并没有听取当地人的意见,也不考虑到我们的感受,他们认为拿漂亮的海报图片或者放几张幻灯片就可以让我们相信CCS对我们有利,这可能吗?”
巴伦德勒克镇并不孤独
巴伦德勒克镇的项目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燃起了鹿特丹的不满。鹿特丹这个能源密集型的港口城市想把自身打造成一个世界知名的CCS倡导者。它想让巴伦德勒克镇的项目起到示范作用,进而进口二氧化碳来封存,并出口相关技术。
来自德国的对碳封存项目的抗议已经扼杀了一个CCS项目。在美国,抗议者的喊声遍布俄亥俄州和纽约州,在这两个州CCS项目或流产或被迫延期。
现在巴伦德勒克镇已经成为荷兰有名的“二氧化碳镇”。当地民众有的抱怨房子出售时将卖不上高价;有的反对用CCS来延缓煤炭“退役”的年限;有的干脆就不想因为碳封存而破坏小镇的风情。
虽然各地抗议者行动起来的理由不尽相同,但是,正如美国非盈利组织世界资源学会CCS项目研究员莎拉·福布斯点明的,这些CCS项目所在地的居民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却不得不承担潜在的风险。她说:“为了造福全球而要一地来承担风险,这对任何一个社区来说都是两难的选择。”
不论出于什么具体的理由,这些理由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与二氧化碳相关,同人们对它的恐惧相关。当地人之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1986年的喀麦隆尼奥斯火山湖附近,1800多人死于湖底的火山活动喷发出的大量二氧化碳。有些村庄连人带牲畜都被“赶尽杀绝”。最近德国一个工厂的二氧化碳泄漏把20多人“驱赶”到了急诊室。要不是直升机及时地将气流疏散开,很可能会有人员伤亡。
恐惧:事出有因还是出于无知?
巴伦德勒克镇对被选作碳封存地的抵制和恐惧是有理有据还是出于无知呢?各方存在不同的解读。
同壳牌一起研究CCS技术的荷兰科学院研究员亨克·帕尼耶解释说,喀麦隆尼奥斯火山湖的事件是很极端的例子。普通湖水中的二氧化碳会随着湖水的流动及时排放到大气中。而尼奥斯火山湖的湖水是清晰分层的,深层水和表层水是不融合的。只有当地震或滑坡打破湖水的平衡时,聚集在湖底的二氧化碳才喷发到高空中。“从理论上来讲,封存的碳是不可能经由二氧化碳注入口大量喷射出来的,而通过岩石孔隙渗漏出来的二氧化碳是很有限的。”他总结说,“尼奥斯火山湖气体喷发事件和CCS中的气体释放原理不同,二者是不可比的。”
而民众们担心的正是封存的碳从注入井口大量喷出。他们的理由是,壳牌在做风险评估时没有考虑到巴伦德勒克镇海拔低于海平面。被注入的二氧化碳会向地势低的区域流动,所以小镇将来可能位于随时可能泄漏的二氧化碳池之上。对此说法,壳牌给出的解释是,达到危险量的二氧化碳只有在高压下才能喷射到空气中,而高速的喷射过程将产生空气湍流,从而混合并稀释了二氧化碳。
空气湍流理论在科学界被普遍接受,它成为美国很多CCS项目风险评估的基础。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曾对湍流做过精细的研究。
没有人能说清小镇中到底有多少人反对CCS项目,不论是理性的科学论证,还是感性的抗议抵制,在巴伦德勒克镇人的眼中,要是每年把数千吨二氧化碳放在自己家附近,他们都不放心、不情愿。一位当地人说:“要是二氧化碳可以封存上千年,人们就会想泄漏事件可能发生在子孙身上呀,所以,花些时间来做最终决定是值得的。”
(来源:《纽约时报》 文章有删节,标题有改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