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上海世博展示先进城市垃圾处理经验

更新时间:2010-06-28 10:51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 阅读:1199 网友评论0

“从1988年到1991年,我们将沼气收集能力扩大了4.5倍(从1988年的40个沼气井到1991年的175个)。从1991年开始,我们继续有规律地钻井,一直到2006年的375口井。”目前,这里的沼气发电年生产能力为23兆瓦,可供周边1.2万户居民日常使用。

CESM的多层堆土方案图示 

 台北垃圾掩埋减量变化图

 6月10日,一项旨在将垃圾变废为宝的公益活动——“环保亦酷 中国2010”,在上海世博园区正式启动。主办方正式向全社会广发环保英雄帖,征集由垃圾“变废为宝”而成的艺术作品。去年这一活动的冠军得奖作品——一件由易拉罐、铁丝、链条、窗帘流苏、别针做成的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衣服,也于当天在世博园中展示,吸引了众多游客目光。

数据显示:2000年,台北家庭日均产生垃圾2970吨;到2009年,这个数字减少了三分之二,为1009吨。家庭垃圾减量67%的同时,资源回收比例从2.4%增加到了45%。

清澈幽静的湖泊,绿树成荫的马路,安静清洁的沼气发电厂,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马戏和街头表演艺术家……在闻名世界的加拿大太阳马戏城,大多数人没想到,20年前,那里曾是北美最大的垃圾填埋场。

在上海世博会的采访中,垃圾问题一再进入记者的视线。其中,加拿大蒙特利尔案例馆、台北案例馆、瑞士馆等,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探索城市垃圾处理这一共同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

有30年的垃圾填埋历史的圣·米歇尔地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广受环保意识觉醒民众的诟病,甚至有媒体将那里称为“蒙特利尔血淋淋的伤疤”。1988年,蒙特利尔市政府开始对这个垃圾填埋场实施宏大的环保改造计划。

首要任务:控制沼气释放

“我们1988年到这里的时候,首要任务是控制沼气的释放。”蒙特利尔的圣·米歇尔环保中心(CESM)环境总监马丁博士(Martin Héroux)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圣·米歇尔地区地上地下的垃圾堆埋量达到了4000万吨以上,产生的沼气很容易引发爆炸,成为最主要的潜在风险。“从1988年到1991年,我们将沼气收集能力扩大了4.5倍(从1988年的40个沼气井到1991年的175个)。从1991年开始,我们继续有规律地钻井,一直到2006年的375口井。”众多的沼气井通过地表附近20公里长的管网连接,输送到发电厂。目前,这里的沼气发电年生产能力为23兆瓦,可供周边1.2万户居民日常使用。

“从1994年到2009年,我们已经收集了接近10亿立方米的沼气。收集这些沼气相当于减少了15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除了沼气,CESM还着力解决垃圾浸出液问题。通过设立水泵,每天抽出大约2500立方米的污水,氧化预处理后再排入污水管道并输送到蒙特利尔的污水处理厂处理。

多年成果:环保科研天堂

由于垃圾填埋场土层十分不稳,不能建造任何项目,因此,度身定制了垃圾多层覆盖方案,着力在此创造肥沃土壤,种花种树打造公园。有一张图表很形象地展示了1.6米深的覆盖方案(附图):石块和水泥组成的平日覆盖层、排水层 、无纺土工布、沙子层、防渗透保护土层、保护土层,还有最上面的植物堆肥土壤。由于它的不完全渗透性,既可把沼气的散逸减至最低,也可促进有机物质的矿物化。如今,蒙特利尔市政府每年都会把收集到的落叶送到CESM做堆肥,肥料除了用于市政园艺活动,还免费分发给市民。

20多年来,CESM独创了自动井网络技术,并建成北美最大的沼气发电站,如今,那里已成为环保科研人员的“天堂”。

“1988年,垃圾填埋场的废气利用并不十分常见。整个北美也只有很少的几个项目。我们可以算是该领域的先驱。”马丁介绍,通常他们的解决方案都与加拿大和欧洲的大学展开合作,为气体扩散、地下水统计、最终加盖和多层次土壤不饱和流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很多研究机会。CESM是很多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全规格”实验室。

未来目标:文化休闲公园

1997年,蒙特利尔市议会通过CESM设计的总体规划后,享誉世界的太阳马戏团国际总部入驻。通过与太阳马戏团的合作,圣·米歇尔地区相继兴建了国家马戏学校和北美地区第一家马戏城,如今,它已经吸引了57个文化社团进驻,曾经的垃圾场被硬生生改造成了环保的马戏文化之都。

据介绍,蒙特利尔的圣·米歇尔环保中心(CESM),占地192公顷(2平方公里),相当于大约300个足球场,目前已经完成98公顷。该项目已获得25个大奖,包括“最适宜人类居住社区国际奖可持续发展类金奖”等重量级环保奖。

按照规划,到2017年,圣·米歇尔地区将完全建成环保中心,蒙特利尔市副市长弗托普洛斯说:“届时,这片地区将建成一个以文化、教育、休闲为特色的公园和环保示范区,成为同蒙特利尔的标志———皇家山面积一样的公园。”

台北今年有望实现垃圾零填埋

比《城市环境协议》提前30年

蒙特利尔填埋垃圾处理的经验给人启发,台北案例馆展示的垃圾处理方案,却从源头上下刀,更具可持续性。

数据显示:2000年,台北家庭日均产生垃圾2970吨;到2009年,这个数字减少了三分之二,为1009吨。家庭垃圾减量67%的同时,资源回收比例从2.4%增加到了45%。更惊叹的是,台北今年就有望实现垃圾“零填埋”。

一座26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没有垃圾产生?台北案例馆内,台北环保局北投垃圾分化厂的顾志康,向羊城晚报记者展示了台北人的妙招。

随袋征费:一袋最少25元

台北的垃圾处理,核心是“垃圾分类”。为了严格做到这一点,台北实行了垃圾费“随袋征收”、有奖举报等措施。

据了解,台北1996年起推行“垃圾不落地”行动,培养市民定点送交垃圾的理念和习惯。2000年,推出垃圾处理费“随袋征收”办法,要求不可回收垃圾必须装进收费垃圾袋里才能扔掉,也就是说,扔得越多收费越高。而可回收的垃圾、厨余垃圾,则可不用收费垃圾袋,定点送交。

顾志康向记者展示了台北人使用的各个型号的垃圾袋。其中最小的一种,每个新台币25元,扔一袋就相当于交25元的垃圾费。“现在,台北人都没多少垃圾需要装进去,一般都用这种型号最小的。”他说,以前,每户人家每月缴纳的垃圾费平均在150元左右,实行垃圾分类随袋征收后,现在很多台北家庭每月的垃圾费,降到了40-50元。

严密监督:违者可罚六千

“现在,比如说我买一个麦当劳套餐回家,吃完后,纸、易拉罐、塑料都可回收,基本上没有需收费的垃圾产生。”作为台北人,顾志康记得自己一开始也觉得如此垃圾分类送交很不方便,但是一晃十多年过去,大家都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了分类的好习惯。一听到动听的《致爱丽丝》乐声,台北人就拿着理好的一袋袋垃圾去送交。垃圾车每天定时定点出现,厨余垃圾和收费垃圾每天都可交,其他则根据日程表回收。

“我们还有有奖举报制度,同时,大街小巷密布的摄像头,也监督着每个台北人规范扔垃圾。”顾志康回忆,曾经有一位父亲送儿子去上学,路上随手扔了一包垃圾,被监控摄像头拍下并最终追缴罚款。违规扔垃圾的罚款高达1200至6000元,相当于一个家庭几年的垃圾处理费。

垃圾减量:省掉一填埋场

于是,台北没有了严格意义上的“垃圾”,只有暂时不需要的“废品”,后者重新加工后都可再利用。旧家具可作为二手货出售,焚烧后的垃圾灰渣可以做成环保水泥和地毯等工艺品,甚至连“厨余垃圾”也能变废为宝,用来喂猪或制作成肥料。

由于垃圾减量,台北市规划中的第三座垃圾填埋场已无需兴建。2005年,包括台北在内的全球100多个城市签订了《旧金山绿色都市宣言及城市环境协议》,共同承诺2040年实现垃圾“零填埋”目标。台北市今年就有望达成“零填埋”,比协议提早了30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上海世博展示先进城市垃圾处理经验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