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MBR 工艺处理维生素C类制药废水的研究
摘要:采用臭氧+MBR 工艺对某维生素C 制造企业的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MBR 工艺与臭氧+MBR 工艺对废水CODCr去除效果的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臭氧+MBR 工艺进行处理,进水CODCr在1 100 mg/L 左右,产水CODCr均为200 mg/L 以下,优于单独MBR 工艺处理效果;进水氨氮平均值为145 mg/L,产水降到10 mg/L以下,去除率在90%以上;水力停留时间为25 h,出水水质较好,满足改扩建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维生素废水;臭氧;MBR;污泥驯化
MBR 工艺是将现代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污水处理及回用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容积负荷高、泥量少、易工艺改造等特点[1]. 在生物反应器本身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作用的同时,膜对有机大分子进行截留,大分子物质被膜截留后停留在反应器内,获得了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更多的与微生物接触的时间,并有助于某些专性
微生物的培养,提高了反应器的去除效率[2]. 维生素C生产制造工艺复杂,无论是莱氏法还是两步发酵法,在发酵、提取、洗涤、萃取等工序都在产生大量的废水,且成分复杂,处理难度高,含有难生物降解和抑菌性有毒有害物质[3]. 臭氧氧化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度处理技术,加在MBR 前能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满足日益严格的出水排放标准. 河北某维生素C 生产企业现有的工艺是采用多级接触氧化的方法来处理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原有工艺水力停留时间长,在40 h以上,且占地面积大,出水水质不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需要在原有工艺基础上进行改造. 为探索维生素C 生产废水的治理工艺,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在河北某维生素C制药企业进行了为期50 d 的臭氧+MBR 工艺中试实验。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2011082502.pdf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