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研究者获环境“诺贝尔奖”
2012年3月20日,有环境科学“诺贝尔奖”之称的泰勒环境成就奖揭晓。两位研究空气污染的美国科学家获此殊荣。
泰勒环境成就奖被认为是国际环境科学的最高奖。本年度获奖者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柯克·史密斯(Kirk R Smith) 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约翰·桑菲尔德(John H. Seinfeld)。
史密斯的获奖研究为发展中国家室内空气污染与居民健康的关系。他的研究结果指出,室内烟气每年在发展中国家造成200万例过早死亡。史密斯于1981年最早提出在屋内燃烧木柴和动物粪便等燃料产生烟气对人体的损伤。过去三十年中,他一直致力于量化室内烟气的危害。“许多人都认为抽烟是对健康最糟糕的事情??室内生火堪比每小时点燃一千根香烟。”史密斯表示。
室内烟气污染也是中国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在云南宣威、曲靖等地,农村室内燃煤污染导致肺癌高发。
另一位获奖者桑菲尔德则在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化学原理和颗粒物演变等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研究。他着重研究大气中污染物之间发生的复杂反应及其过程中生成的新分子,并开辟了有机气溶胶研究的新领域。他指出,研究空气污染中颗粒物的组成能够帮助科学家们进一步理解和重视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显然,桑菲尔德的研究对PM2.5和灰霾控制有着重要作用。
此前,曾有两位中国人获得泰勒奖。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是台湾地区的张德慈,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大陆科学家是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他由于环境地质方面的贡献在2002年获奖。
泰勒奖由美国人约翰·泰勒和爱丽丝·泰勒于1973年创立,由美国南加州大学负责管理,每年颁发一次,每位获奖者奖金为10万美元,旨在奖励对全球生态和环境保护有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