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沈阳要建“环境建设样板城”

更新时间:2012-06-29 07:52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 阅读:609 网友评论0

环境样板城建设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突出“绿色”和“样板”两大主题,构建市、区(县)、社区(村镇)的三级建设体系。着力抓好绿色经济建设、宜居环境建设、环境友好社会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实施样板区、样板产业、样板流域、样板文化和样板机制建设等五大样板。打造绿色经济示范城、低碳经济示范城、静脉产业示范城、环境宜居示范城、绿色政府示范城和公众参与示范城等六大示范城。

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1%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纲领,以创建国家“生态市”和“环境建设样板城”为目标,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区域统筹、城乡一体的全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市域生态步入良性循环,流域水质全面达到水域功能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41%左右,水土流失和土壤沙漠化得到全面治理,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整合自然山水等生态资源,完善全域生态建设,以辽河为界,北部辽河流域以生态维育为主,南部浑太流域以城镇发展为主。

辽河以北区域重点做好环卧龙湖地区的生态保护,同时加强柳绕地区、三北防护林、北部山区及其他辽河支流的生态建设。辽河以南区域处理好自然生态资源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东北部、东南部山体及珍珠湖、浑河、蒲河水域的保护工作,形成“东山西水”的生态格局。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规划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开展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加快城市集中供热、城市气化、热电联产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施锅炉、窑炉的烟尘治理升级改造。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规划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中水回用率达到30%,工业用水重复率超过90%。深入实施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景观化建设。严格保护饮用水源,保障饮水安全。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城市污水排放控制与治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功能区噪声要达标

规划各类功能区稳定达到功能区环境噪声标准。重点强化噪声源头预防控制,加强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三产和工业噪声污染防治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对市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影响。

绿道将穿越主要城镇发展区

《规划》提出,绿道是一种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绿道建设能够实现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空间,促进旅游业和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形象和品质的提升。 《规划》充分结合城市生态和旅游资源及道路、水系绿化条件,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绿道体系。沈阳将结合绿化植被好的河流、道路重点策划绿道系统,使之穿越主要城镇发展区,成为服务经济发展和市民游憩的蓝带绿网。

规划四类郊野公园

郊野公园是在建成区外围划定的具有良好的植被绿化,并具备一定服务设施、面向公众开放的区域,是以防止城市建成区无序蔓延和保护城市生态平衡为主要功能,兼具提供城市居民游憩环境,开展户外科普活动场所等多种功能的区域绿地。沈阳将重点规划布局四类郊野公园。

环城游憩带:在三环高速及绿楔中构建具有典型地带植被特征的郊野公园,形成环城游憩带,以防止城市“摊大饼”扩张。建设过程中应强调自然野趣的景观特色和植被特征,营建隔音隔尘效果好的近自然形态植物群落。

城郊山林:选择东北部、东南部山区生态状况良好、郁闭度高、山林气氛浓厚的自然山体承建郊野公园,为市民提供节假日郊游的场所,并为生态、林学等研究提供良好的素材。 《规划》注重对林木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引导适度开发与建设。

乡村田园:对市郊的农业用地进行科学管理,以田园风光为景致,发展田园景观型郊野公园。规划建设应注重与旅游活动的结合,挖掘乡村文化,丰富游憩项目。

主题公园:结合大型休闲娱乐项目,设置低建设密度、高景观品质的主题公园,如主题影城、特定体育赛场等。

专家解读:生态规划亮点多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生态环境及绿地系统规划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沈阳市规划研究设计院总规划师谭许伟解读了其中的众多亮点。

亮点一:规划理念新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谭许伟介绍,生态环境及绿地规划从过去只注重城市绿地建设,转向城市绿地和区域生态并重,更加关注城市宏观生态安全格局,以及城市绿地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之间的衔接。

亮点二:技术手段新

此次规划编制过程中,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中科院遥感所、中科院生态所等国内顶级科研设计单位,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个时期遥感数据同期对比,运用大量科学数据,分析沈阳市20年来的绿化植被、城市热岛等变化情况,为沈阳市生态环境建设及绿地系统规划出谋划策,保证能够找准问题,提出可行的规划对策。

亮点三:结构模式新

在此次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借鉴国内外城市先进经验,重点学习了莫斯科、巴黎、成都等生态绿化建设理念,在中心城区划定“三环、三带、四楔、南北绿廊”的永久性城市绿地,为城市今后十年、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格局。

亮点四:建设方式新

传统绿地生态建设的方法是在城市内部建设公园,在城市外围加大植被种植密度,本次规划提出,在未来十年要增加 “郊野公园”和“绿道”两种绿化建设方式,以此为载体,一方面提升了绿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满足了市民不断提升的休闲需求。

中心城区规划1000多个城市公园

中心城区形成“三环、三带、四楔、南北绿廊”生态格局

《规划》提出,城市结构性绿地是指具有较大规模的绿化廊道、环形绿地和楔形绿地等生态绿地空间,是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规划城市结构性绿地空间布局为“三环、三带、四楔、南北绿廊”。 “三环”是指环城水系、三环高速和四环快速路防护绿带。“三带”是指贯穿城市的浑河、蒲河及沈抚运河三条滨水生态带。“四楔”指从东北、西北、西南及东南四个方向由外延伸到城市内部的生态绿楔。

绿楔内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对现有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和组团式、低密度的开发建设。“绿廊”是指依托河流、铁路、道路绿化带等开敞空间形成多个南北向通风廊道。

人均绿地超12平方米规划

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增加和提升附属绿地规模与质量,加强对附属绿地的指标控制,全面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和绿化水平。

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改建、扩建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25%;新建大专院校、机关团体、部队、医院、疗养院、宾馆和公共文化设施等单位绿地率不低于35%。

规划1000多个城市公园

《规划》提出,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和防护绿地布局,加强郊野公园及三环外各副城公园绿地的建设,提高居住区及重点区域的附属绿地水平,形成特色鲜明、系统完整、功能完善的“网络状”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公园绿地主要集中在浑河、蒲河、浑南、浑北等水系沿线,形成城市特色鲜明的公共休闲活动空间。规划公园绿地面积约82平方公里。规划城市公园1000多个,形成3个规模级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沈阳要建“环境建设样板城”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