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玻璃厂污染金牛湖
1998年6月,海口市人民政府将金牛岭确定为地下水保护区,并规定不得在保护区新建、扩建、改建有严重污染源的工厂企业,已有的要限期治理或转产搬迁;不得在保护区内堆放有毒或产生污染的废杂物、化工原料和矿物油等;不准向人工湖排放污水和倾倒废弃物。如今,在保护区成立14年后,金牛湖周边企业向湖中排放污水和工业废水情况仍屡禁不绝。当看到如同墨水般的废水排进金牛湖时,我们不禁高呼:救救金牛岭地下水保护区!
7月22日上午,人民网海南视窗记者来到金牛湖边的金垦路42号承丰钢化玻璃厂,这是一家屡屡被市民举报污水排放、噪音污染的企业。当日,海口市环保部门在明知该厂没有通过环评、没有办理排污许可证的情况下,从帮助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要求玻璃厂对废水进行沉淀后再作排放。
市民诧异:排放奶状污水玻璃厂为何得以生存?
海口市民符先生介绍,金牛湖是海口市为保护地下水和泄洪,于1992年修建的人工湖。刚建成时,金牛湖的水质十分清澈,还能够看见水底的鱼虾。1998年6月,海口市政府将金牛湖确定为一级地下水保护区,它不仅有利地保存了地下水资源,而且还为海口市环境起到了不可估量的调节作用。但就是这么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人工湖,后来却被污染得越来越严重,尽管政府部门多次进行过整治,但由于周边的饭店、汽修厂、玻璃厂和废品收购站等上游的污染源没有根治,所以往往治标不治本。
“其中,最令我担心受怕的是一家承丰钢化玻璃厂,这家加工厂几乎每天24小时都会流出大量乳白色‘牛奶状’的污水,这些污水直排到水沟,水沟又直接流向金牛湖。”符先生说,真不知这样的工业废水排进金牛湖会不会危害到市民的饮用水安全?这样的污染企业又为何得以生存?
企业诉苦:虽无环评,但污染程度好过周边
22日上午,记者了解到,这家企业为海口龙华鑫承丰玻璃钢化厂,主要从事玻璃加工、零售和批发。记者在厂区内看到,玻璃在加工过程中不断使用清水冲洗切割、打磨时产生的粉尘,随即混合成乳白色“牛奶状”的污水,通过地上的软管及水槽,直排到厂房旁的水沟。
该玻璃厂负责人林承峰解释,他们是2009年开始在这里租当地村民土地办厂,盖起了临时性的厂房。由于土地不是他们自己的,所以无法进行环评,而没有环评就办不了排污许可证,只能自己加强管理。目前,他们也在厂区内设置了一些沉淀装置,比如将加工玻璃产生的污水先进行沉淀,然后再排放,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
“其实水沟上游还有一些加工店和居民排放的污水污染更严重,有的猪棚和住户排放的粪便、污水也都直接排进水沟,稍微靠近些就能闻到恶臭味,遇到下雨天,污水、粪便、垃圾等被冲得到处都是。”林承峰说,相比之下,他们这里排出去的水要好得多了。
环保部门:帮助企业发展,污染企业不作取缔
当日,海口市环境监察局执法人员也来到玻璃厂进行调查处理。“这家玻璃厂我们之前就查处过,当时和城管、国土等部门进行了协商,原来是准备要拆除的,因为按规定要先通过环保验收才能领取排污许可证。”相关负责人解释说,玻璃加工厂必须限期完成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并完善环保手续,逾期未办理的将依法责令其停产或关闭。
随后,该负责人话锋一转后说:“但是,当我们了解到这家玻璃厂是因为租用土地,无法提供土地证,因此而办不了环评,并不是故意不办理环评时,考虑到他们做企业也不容易,还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问题,所以我们只是要求他们进行整改,而没有将其取缔。”
最终,执法人员充分考虑到该玻璃厂办理环评及办理排污许可证的实际难处,从“人性化”执法及帮助企业发展、推动当地就业的角度出发,要求该玻璃厂在一周内进一步完善废水沉淀设施,不要再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进水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