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南方都市报:地沟油“上天”不容易

更新时间:2012-09-27 12:37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阅读:1363 网友评论0

地沟油近来忙着“上天”。继7月份有消息称上海一家民营废弃油脂回收企业将1万吨地沟油卖给荷兰SkyNRG公司后,8月份,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与美国波音公司启动合作研究项目,探索使用废弃食用油提炼航空生物燃料。

从偷偷摸摸回流餐桌,到光明正大“一飞冲天”,地沟油似乎很快就能洗掉恶名。但真实的情况并不乐观,从地沟油的集运、分离、精制、炼油等各个环节,都还存在各种难以克服的问题。

试水

今年7月,一则关于上海绿铭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铭”)与荷兰SkyNRG公司(以下简称“SkyNRG”)签署订购合同,将出口超过1万吨地沟油到荷兰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

这很快就被证实为一个被夸大的消息。据SkyN R G公司中国事务经理刘疏桐介绍,“SkyN RG与绿铭双方只是签署了意向书,但是还没有签署正式合同,购买价格以及数量等都尚未确定。”该公司总经理DirkKronemeijer曾亲自到上海,确实洽谈过这方面的业务。

绿铭开始未就这一消息进行正式表态,但随后也承认,公司与荷兰方面的合作并非如媒体报道的那样,“双方只是有意向,但还没进展到那一步。”

SkyN RG公司确实曾在中国进口过地沟油,但地点不是在上海,而是在青岛。“由公司股东操作的,大约20吨左右”,刘疏桐说,这次小规模的采购,主要是为了检测中国的地沟油能否达到SkyN RG公司生产生物航油的标准。

检测的结果表明,可以用于生产。实际上,据SkyN RG公司网站显示,该公司采用的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技术是H R J技术,即加氢处理可再生喷气燃油(Hydrotreated RenewableJet),这正是最近几年兴起的第二代生物柴油技术之一。

相比第一代“以食用动植物油脂、泔水油、地沟油为原料,在均相催化剂(氢氧化钠)的作用下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脂肪酸甲酯(FAME)”的生物柴油(这也是国内目前各类以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主流技术),第二代生物柴油的质量大幅提升,刘疏桐说,他们提供的生物柴油,能与炼化航油进行50:50的配比,动力性能不亚于普通航油。

也正是因为如此,SkyNRG有意在中国进口的,其实是过滤、除杂和脱水后的地沟油,而不是此前报道所称的“0号生物柴油”。

刘疏桐对在中国采购地沟油进而加工成生物航油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以国内年消费3000万吨食用油的量计算,就算只有10%的废弃油脂被回收,也有300万吨的量”。在SkyN R G所在的荷兰,即便废弃油脂的回收率达到了70%,也达不到这个量。

但真要实施这个计划,其实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比如出口报关。实际上,中国目前尚无专门针对废弃油脂出口的相关法规,在国际贸易中,也不能用“gutter oil”(地沟油)这个类型进行报关,而是“usedcookingoil”(餐饮废弃油)或者biofuel(生物柴油),而这类物品的出口,还有复杂的出口商检、开具增值税发票、确认运输包装方式等程序。

虽然尚未正式确定采购合同,也没有大规模出口这类油品的先例,但刘疏桐表示,既然(合作意向)被报出来了,就尽量把事情做成。中国的地沟油何日漂洋过海成为生物航油,仍是未知数。

回收

相比“去处”,地沟油的“来路”问题更难解决。

上海市是国内较早对地沟油进行规范回收的城市之一,2005年,上海市出台《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规定废食用油脂的回收、加工要求,控制其去向。

2011年,上海市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餐厨废弃油脂从严监管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23条意见严管“地沟油”,要求原有大中型餐厨废弃油脂产生单位须在2012年6月底前全部安装废弃油脂分离装置或隔油池等设施,而到12月底前全市所有餐厨废弃油脂产生单位都必须安装。

在这样的政策下,上海市迄今有18家企业负责收集废弃油脂,两家企业专门处置废弃油脂,绿铭正是两家油脂处理企业之一。绿铭公布与SkyN R G签署合作意向的同时,还有另一则关于绿铭的新闻:数据显示,绿铭环保从2007年至2010年,累计完成处置废弃食用油脂仅1400多吨,月均处置的地沟油不足30吨,而绿铭的生产线设计年处理能力为3万吨。这也可以视作绿铭为何迫不及待地宣布与SkyN RG公司签署合作意向的原因。

上海的另一家废弃油脂处理企业“中器环保”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该公司从2006年就开始从事回收处置“地沟油”,当初的设计处置能力达每年4万吨。当时每天收集到的量仅为7吨多,在去年10月上海新规出台后,这个数字开始上升到每天27-28吨。加上一些学校、机关等,一年的收集处置量在1 .8万吨左右。仍远不及设计处理能力。

两家上海公司的遭遇,对认为地沟油从此有了“出路”的想法,无异于一记警醒:地沟油的问题不仅仅是终端利用,还有前端收集的问题。

SkyN RG也对国内的地沟油回收做过调查,认为总体回收率不到2%.而强制餐饮企业安装油水分离器或者隔油池的,也仅有北京、上海等少数几个城市。刘疏桐表示,真要把国内巨量的废弃油脂资源利用起来,首先就得有政府主导,比如像上海一样进行规范,对不法利用进行打压。

但这也不足以保证地沟油全部得到回收。以正在努力实现正规管理的上海为例,据21世纪网统计,2010年,上海市仅有1/4的地沟油得到了正规清运,绝大部分地沟油仍然流入了黑作坊。

也正是价格这个因素,使得地沟油的回收变得困难重重。刘疏桐说,在地沟油制备生物航油的成本中,地沟油的收集成本就要占到大约50%.这部分成本,如果全部由回收企业支付,显然无法承担,“政府应该对地沟油回收进行补贴,补贴的价格要比收地沟油的价格高,至少应该高过非法收购商”。

事实上,在荷兰等有成熟废弃油脂回收体系的国家,对于这类油品的回收,都是有补贴的。日本更是将废弃油脂回收提炼的生物柴油用于垃圾车等特殊领域,防止其进入餐饮领域。

但在中国,这一问题很难解决。以青岛为例,该市正规公司收购地沟油的价格是每吨4500元左右,而非法商贩去餐馆收购地沟油的价格在5000元以上。非法商贩将收来的油加工成“食品油”出售,每吨能卖到8000元以上。而即便收到了油,生物柴油成品的价格,也低于回收和加工的成本。

飞天

虽然“地沟油”的说法早已满天飞,但究竟什么是地沟油,怎样才能让地沟油“飞天”,仍旧是一个理不清的问题。

原中国工程院政策研究室冀星博士,在2011年9月号的《中国能源》杂志上,对这一问题有过专门的解释。

所谓的“地沟油”,其实包括三类餐饮废弃油脂类物质。即煎炸废油、来自剩饭剩菜的泔水油、以及来自下水道和隔油池的“正宗的”地沟油。

冀星认为,笼统地将废弃油脂称作“地沟油”,实际上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而我们经常说的地沟油回流餐桌,指的正是“由剩饭剩菜中提取出的泔水油,以及由隔油池垃圾中提取出的地沟油”。这两类物质,也是中国的废弃油脂不同于欧美国家的主要方面。

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别,欧美国家回收的多是第一类废弃油脂,即煎炸废油,这类油品很容易用于回收再生产,几乎不含水。而中国的“地沟油”,则需要非常复杂的油水分离程序和脱水过程。

这类废弃油脂的数量众多,冀星根据其对实验室附近的24个餐馆进行了一年不间断的隔油池垃圾跟踪,认为“一般情况下,餐厨垃圾与隔油池垃圾中废弃油脂的量占餐馆所用植物油以及动物性食品所得脂肪总和的20%-40%”,并以2010年全国使用油脂总量约在4300万-5200万吨计算,推测全国废弃油脂总量约在860万-2800万吨,如果按照30%-50%的收集量与利用量计算,可以利用的废弃油脂的量在300万-1400万吨。

这类油脂如果全部回收用作生物柴油,会相当可观。但实现并不容易,冀星认为,从各个城市管理历史上看,都有餐厨垃圾以及隔油池垃圾的管理部门以及管理文件,但多年来层层转包最终使得废弃油脂管理形同虚设,地沟油仍不时回到餐桌。

而在这些废弃油脂的回收过程中,比如隔油池、油水分离器要遵循怎样的标准,油脂分离采用怎样的技术,也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而即便分离过后是用于生物柴油,也多是在使用“碱法生产与生物酶和超临界方法”的方法生产“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即美国的第一代生物柴油。

而真正要实现地沟油“飞天”,除了从源头做好上述油脂的回收外,也需要技术上再更新,而不是止步于生产“脂肪酸甲酯”,而转向“催化加氢生产的非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即目前包括SkyN RG等公司正在使用的技术。

同时还需要厘清的是,地沟油也并非生物航油的主要原材料,实际上,食用和非食用的动植物油脂、玉米淀粉、木薯等生物质材料,都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材料。

“相比玉米淀粉、微藻炼油等技术,废弃油脂有其独特的优势”,刘疏桐说,欧盟从今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航空碳税法案后,各大航空公司都在寻找合适的生物能源,比如尚不能规模化生产的麻疯树炼油、微藻生物炼油,废弃油脂的来源是稳定的,在技术上的难题也不大。

只是这个机遇,对于中国的“地沟油”来说,还有很多门槛需要迈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南方都市报:地沟油“上天”不容易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