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防治城市内涝 强制性排水标准如何制定?

更新时间:2012-10-13 12:23 来源:人民网  作者: 阅读:1433 网友评论0

今年8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河南洛阳、湖北荆州考察防汛抗灾工作时指出,要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提高排水标准。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强制性排水标准。新建城区要按照城市排水的国家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

近年来许多内陆城市因暴雨接连出现内涝,总理提出的“强制性排水标准”一度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那么,强制性排水标准如何制定?又将如何落实?我国防治城市内涝的法律法规建设得又如何?

我国尚缺强制性排水标准 专家称正在研究落实中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5月28日发布公告,“现批准《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全部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诸多城市出现内涝,出台这样一部强制性规范,有何意义?是否涉及到强制性排水标准落实?记者采访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参与此规范编写的专家。专家表示,《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是一部全文强制的技术规范,在给排水标准体系里,是一个总的标准。该规范从原则上规定了从水源到龙头全部过程的安全、环保、节约、利益等问题,具体到排水管道的设计等,会有专门的排水规范。

专家指出,专门的关于排水规范,建国初期全国就有,几十年来根据不同情况,也做了相应的修订。标准的修改是一个过程,针对暴雨以及强制性排水标准的修改,正在按照程序加快进行。建设部已经就此动员了各方专家召开了会议,从开始下雨到雨后的情况,都在研究落实中。

“不可能把地下已建成的下水道全部挖出来,要有针对性性。另外,如果下水管道的管径增大了,而收水环节有问题,积水还是排不出去。”专家如上表示。

对于过大投入改造下水管道,专家也存忧虑。“这是一个经济性问题,把几万亿、几百万亿,投入到应付多少年一遇的暴雨中,不顾经济发展,这还需要科学论证。城市内涝是全世界普遍现象,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也会内涝,这是一个正常情况。城市发生内涝,排水管道只是一方面,还和城市硬化、河道堵塞被填、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变化、应急等因素有关,所以修改标准,还有很多问题要考虑。”

我国防治城市内涝法律滞后 地方探索未能突破

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在城市内涝防治方面,也一直无法可依。1998年开始实施的《防洪法》,仅规定城市防洪规划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区排涝管网、泵站的建设和管理。尽管我国多个城市出台了治理城市排水防涝的地方性法规,然而,各地立法在排水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的相关规定上仍显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莫纪宏指出:“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立法目的是指向防洪,但是,该法适用的重点领域是江河湖海的防洪,对于城市内涝这种新型水灾没有专门条款加以规定,所以依据防洪法根本无法应对诸如今年的北京水灾。”

以《四川省城市排水管理条例》为例,该条例仅有七条规定涉及规划建设,而整整四章23条都是有关排水许可、水质监测、污水处理运营、设施养护管理等日常管理内容。我国目前大多数省市的地方法规和四川的条例一样,日常管理的规定较多,涉及规划建设的内容较少。

专家表示,国家应借鉴国外防城市内涝法律立法经验,尽快制定《城市防洪法》,围绕城市内涝预防、规划以及政府责任,进行全方位的立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内涝防治不能仅仅依靠排水系统,应尽快建立新形势下的内涝防治标准,形成蓄排结合的内涝防治综合体系,并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目前,正在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标准中进一步强化了内涝防治、排水系统排涝能力校核、雨水调蓄等方面的要求。新修订的标准颁布实施后,各城市应按新标准,评估城市排涝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加快进行规划和改造城市排水和内涝防治设施。

专家建议标准制定要因地而宜 关键是落实

对于强制性排水标准,人民网记者采访的几个省市有关排水的负责人表示,强制性排水标准要根据不同省市发展情况,制定切合实际发展需要的标准,这有利于防治城市内涝。但是,最关键的是要看标准如何落实。

水科院陈晓陶教授认为,各个城市,比如滨海沿江城市,山区城市,平原城市,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也都不一样,南方降雨量一年可能有一千五六百毫米,海南甚至二千毫米每年,北京的降雨量是五六百毫米。不同的区域,沿海、内地、南方、北方、山区、平原降雨量不同,城市排水标准也应有所差异。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付仁介绍,日本《东京都下水道条例》规定了接入公共下水道的排水管道的直径和坡度。这是因为东京属于台风区,每小时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频率非常多,因此必须加大排水能力。北京等一些内陆城市的降雨主要在雨季,集中在两三个月内,其他季节降水是很少的。所以,统一一个标准显得并不科学。

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张小明教授表示,北京7.21暴雨,是60年一遇,是不是为了这60年发生的一次暴雨就把城市标准提高了?现在北京的暴雨设计标准是一年一遇,如果提高到两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水利大发展有4万亿投资,粗略计算,如果把标准从一年一遇提到三年一遇,4万亿都不够。这次是60年不遇,下一次要是100年遇一次怎么办?

安邦咨询集团高级研究员唐黎明称,城市的内涝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不可能从某一个环节入手就可以解决问题,包括规划设计标准。规划设计的标准还要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市,城市新老城区有所区别,这是非常关键的。我国地大物博、气候条件、城市建设条件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张小明指出,强制性排水标准制定出来,如果各地完成有难度、有压力,不落实怎么办?提高标准之后,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看如何落实到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防治城市内涝 强制性排水标准如何制定?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