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矿山生态修复:亡羊补牢更是未雨绸缪

更新时间:2012-10-16 13:21 来源:前瞻网  作者: 阅读:891 网友评论0

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但同时也是资源消耗大国。丰富的矿产资源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前瞻产业研究院矿山修复行业研究员郑新风认为,在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之后,许多矿山、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触目惊心,因此,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既是对资源过度开发的亡羊补牢之举,更是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未雨绸缪。

资源开采后遗症

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也是资源消耗大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促使人们大规模、大范围地开采矿产资源,地表乃至地下矿产开采区域星罗棋布。在被开采或已开采矿产资源的区域,其土地具有众多不良的理化性质,尤其是重金属含量过高,而有毒重金属在土壤系统中的污染过程又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因此常给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是破坏土地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破坏水平衡加剧矿区水资源危机、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物群落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罪魁祸首。

我国是世界采矿大国,现有各类矿山企业约15.3万个,其中国有矿山7650个。据2010年全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场会的初步统计,全国因采矿形成的采空区面积约134.9万公顷,占矿区面积的26%,采矿活动占用或破坏的土地面积约238.3万公顷,占矿区面积的47%。

与此同时,伴随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矿区还产出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因采矿活动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累计积存量353.3亿吨。此外,矿业废弃地是指在采矿活动中被破坏、未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包括废石堆废弃地、采空区和塌陷区、尾矿废弃地、采矿作业面、道路及辅助建筑物占用后被废弃的土地,这些都成为矿产资源过度开采又缺乏修复的后遗症。

具体来看,这些后遗症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质量和生物生态等方面。

首先是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矿山活动尤其是露天开采,严重破坏了山坡土体结构,加上大型采矿设备的重压导致地面塌陷和土壤裂隙产生,而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也随着裂隙、地表径流流入采空区或洼地,造成许多地方土壤养分短缺,土壤承载力下降,造成土地贫瘠、植被破坏,最终导致矿区大面积人工裸地的形成,使水土更易移动,水土流失加剧。

同时,矿山固体废渣经雨水冲刷、淋溶,极易将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的酸碱污染(主要是强酸性污染)、有机毒物污染与重金属污染,而且由于地下采空影响了山体和斜坡的稳定性,容易导致地面塌陷、开裂、崩塌和滑坡及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其次是对水资源的影响。

由于矿区塌陷、裂缝与矿井疏干排水,使矿山开采地段的储水构造发生变化,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涸,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地表径流的变更,使水源枯竭,水利设施丧失原有功能,直接影响农作物耕种。同时,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坑水、废石淋滤水等,一般较少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与人畜生活饮用。

再有就是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矿山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是在露天煤矿中产生的粉尘、煤矸石的氧化和自燃中放出的大量有毒气体会在干燥气候与大风作用下产生矿尘暴,不仅污染矿区大气,破坏作业环境,损害工人身体健康,而且由于风的流动,也是矿区周围和全球大气的污染源之一。

此外,就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由于矿区植被清除、土壤退化与污染、水土流失、水资源的缺失与污染等,对矿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形成致命打击,严重威胁了动植物生存,从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前瞻产业研究院矿山修复行业研究员郑新风指出,目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形势依然很严峻,治理难度日益增大,矿山地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并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预计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仍将继续增长,资源、能源的消耗也将随之暴增,矿区生态修复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也获奖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约束瓶颈。

亡羊补牢还是未雨绸缪?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的人工措施辅助下,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开发利用等经济功能。生态修复不是指将生态系统完全恢复到其原始状态,而是指通过修复使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断得到恢复与完善。

而矿山生态修复即矿山领域的生态修复。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系统包括开挖、压占、坍塌、水土流失、尾矿砂库等,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很大了位移,是一种典型的退化生态系统。目前矿山生态修复的方法一般有稳定化处理和生物修复处理两种。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指出:生态修复是一个生态自我恢复、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在生态修复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群落是由简单向复杂、由单功能向多功能、由抗逆性弱向抗逆性强转变的。生态修复还是保持水土、保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体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大规模地开发矿产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修复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诉求。近年来,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研究发展迅速,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并在矿山废弃地的土壤改良技术、矿山废弃地的植被选择技术和矿山土地复垦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129亿元,带动地方财政、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500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治理恢复矿山土地面积约49.6万公顷,治理矿山地质灾害5195处,治理已破坏的地形地貌景观2527处,有效缓解了矿山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然而,由于我国矿产资源大多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敏感地区或重要生态功能区,全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范围广、面积大,资源开采条件有限,粗放的开采方式和淡薄的责任意识加剧了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危害,我国工矿废弃地复垦和生态恢复率仅为12%。而在发达国家,法律普遍规定矿区的矿主有出资恢复生态的责任,土地复垦、生态恢复也被纳入开采工艺审核,因此其复垦和生态恢复率普遍超过50%,英美等国家更超过80%。对比得知,我国的矿山复垦和生态恢复仍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为顺利推进我国矿山生态修复事业的发展,我国31个省(区、市)均已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矿山生态修复的资金缺口。国土资源部的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矿区恢复率将达到30%,并力争到2020年使大中型矿山建设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据此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平均每年将有约250亿元资金投资于矿区生态修复,比“十一五”末增长112%。

前瞻产业研究院矿山修复行业研究员郑新风分析认为,落实矿山生态修复资金是推动矿山生态修复的前提和基础,为拓宽资金渠道来源,我国应全面建立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责令矿山企业从矿产品销售收入中逐次提取一部分资金以建立矿山企业的环境治理基金,同时对这类企业收取矿山企业的超标排污费,此外,国家相关部门也有义务从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等税费中划出一部分用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基金,同时通过开展市场化筹资等渠道以增加投入。

郑新风强调,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坚持生态优先综合治理、坚持水土流失防治与环境绿化美化相结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经济可行的原则,以在亡羊补牢的同时实现未雨绸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矿山生态修复:亡羊补牢更是未雨绸缪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