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10月基本完成截污工程 污水处理24小时监控
6日起,长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城环委和常委办公厅、研究室有关负责人,市人民政府水务、环保、住建、城管、农业、畜牧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长沙市水资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调研,就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贯彻落实《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情况及在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会上承诺的事项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并听取了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
长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袁观清、刘新程、张建国、王国海、赵建强、谭杭生、芮英姿、柳美景参加调研。副市长姚英杰、黎石秋陪同调研。
去年9月,长沙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水资源管理情况开展了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就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湘江库区管理、湘江水质、城市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16个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委等六部门负责人到场应询并坦诚作答。一问一答间,各部门接下了军令状,许下了承诺书。半年之期已过,各项承诺是否落到实处,各项建设工程进度又如何?
一天半的时间里,调研组一行分别来到双江口镇草溪渔场、东湖塘镇小湖塘山塘、花明楼镇枞木坝、暮云污水处理厂厂区、柏家河排水口、杜甫江阁排水口、杨家湾撇洪渠截污及经开区污水净化中心、岳麓污水处理厂,实地查看了厂区建设、截污工程建设情况,就各项目落实情况进行调研。
据了解,去年,全市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0多亿元,完成水库除险加固205座,修复水毁工程1800处,完成7个大中型灌区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疏浚沟渠3700公里,完成山塘清淤5.4万亩,改造病险渡槽11800延米,新增、改善、恢复旱涝保收面积20万亩,超计划完成了任务。
去年下半年,长沙将“一江五河”长沙城区段110个排污口改造工程统一整合到湘江库区长沙城区段排污工程项目中,并对其中101个具备截污实施条件的排污口,明确了截污工作责任单位和具体目标任务。截止2月底,已有9个项目完工,40个项目开工建设,52个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计划于2014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
长沙在全力推进截污工程建设的同时,也着力提升了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今年10月暮云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明年8月雨花污水处理厂建成、苏托垸、敢胜垸等新建项目计划2015年启动建设,花桥和长善垸污水处理厂扩建,金霞、湘湖等厂扩容及提升改造于2015年完工。改造完成后,出水水质将由一级B提高到一级A或地表水VI类水质。同时,将建立出水指标24小时监控,确保污水处理达标率为100%。
下一步,长沙将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完善防汛抗旱、城市防涝、应急处险、减灾救灾指挥系统建设;将突出抓好水环境综合治理,5年内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100%,2020年前实现自来水“村村通”;将着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到2014年底,基本完成重大项目建设,基本建立城区水生态文明格局,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2017年基本建成全市范围内的水生态文明。
在听取了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后。袁观清表示,一天半的调研,他亲身感受到了长沙水资源管理的决心之大、位置之重。工作的开展思路明确、方案具体,在项目的投入和实施上的力度也是空前的,这既是组合拳,也是强心针。“昨天开始我们实地看了各个项目,推进速度快、成效明显,我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充满信心,也盼望长沙水资源管理工作能迈上新台阶,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对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袁观清提出三点建议:一要加大力度,在全市上下形成珍惜水质、加强水资源管理的良好氛围,让长沙真正成为一个保护水、珍惜水、珍爱水的城市;二要继续下定决心、坚定不移、齐心协力,努力实现今年的既定目标;三要在水资源管理上加大执法监管力度,要有“铁腕”制度;四是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前瞻性思考,要跟上长沙发展步伐,提升长沙城市管理水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