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康润洁”可降解地膜破解“白色污染”

更新时间:2014-05-07 21:48 来源:新疆经济报 作者: 阅读:1512 网友评论0

这是一卷看上去与普通地膜没什么两样的地膜,但闻起来并没有塑料的味道。地膜厚度0.008毫米,看上去半透明略微发白;用手触摸,柔软略带些黏性,用力撕扯发现其韧性很好,不容易扯烂。这种地膜与普通地膜真正的不同之处是可以被土壤“消化”,在完成地膜保墒、增温、灭草的功能后,它无需收回,留在田地里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让土壤告别“白色污染”。

新疆康润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润洁”)是这种可降解地膜的生产企业,也是知识产权拥有者,在该公司总经理孔立明的办公室内,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赫然在目。目前该公司年产可降解地膜500多吨,虽然产量与一般地膜生产企业相比微乎其微,但以其产品影响力将掀起一场“环保风暴”。 34亿元

清理3400万亩农田残膜的人工费用

地膜是当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设备,尤其在新疆部分干旱缺水地区,地膜结合滴灌技术更是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支柱技术。但是地膜在早期的推广过程中,因为农民对地膜的危害认识不够,一些质量差、难回收的地膜被部分地区的农民大量使用,致使地膜回收困难,农田残留地膜现象严重。

据统计,当土壤地膜残留量达4公斤/亩时,就会给农作物造成减产,幅度为棉花10%—22%、玉米11%—23%、瓜蔬类15%—59%、小麦9%—16%。

孔立明和他的团队做过一些调查,新疆一些棉花种植集中地区,20年的棉田每亩地地膜残留量达到47—50公斤,这样惊人的残留量严重影响了正常农业生产,地膜治理迫在眉睫。

当前,全疆地膜覆盖面积在3400万亩左右,棉田地膜覆盖率接近100%,自治区近年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推广便于回收的0.01毫米厚度地膜,但由于其成本高,地膜污染问题处在“一边推广一边治理”的状态。

传统地膜污染治理,只有靠人工捡,把破碎残留的地膜一片片从大田里捡出来,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还增加了农民负担。5月4日,孔立明告诉记者,清理一亩地的农田残留膜,耗费的人工成本最少为100元,3400万亩地膜使用面积,清理费用达到34亿元,而3400万亩地所需地膜的总产值也不过17亿元,巨额的清理费用加上严重的地膜污染,意味着推广环保可降解地膜的商机已经到来。 135元

每亩地使用可降解地膜成本

从2007年开始,孔立明和他的团队经过不断研究试验,找到了用酸醇聚合酯类材料代替传统PE材料生产可降解地膜的办法,并于2014年成功申请到国家发明专利证书,新疆终于有了自己的可降解地膜。

除了可以被降解外,孔立明和研发团队还根据新疆不同的气候区域和土壤情况,研发出了适合新疆不同区域使用的“定制版”地膜,这些地膜在铺设之后,会在合适的时间自行断裂,然后被土壤分解,既不需要人工清除,也不会耽误作物生长,使地膜的使用、分解完全可控。

经过实际生产,这种可降解地膜的平均售价是每公斤27元,普通地膜价格约为每公斤14元,从表面看起来前者价格高出很多,但实际花费还是略低于普通地膜。孔立明计算,每亩地的地膜平均用量是5公斤,使用可降解地膜成本是135元,如果使用传统地膜成本是70元,但后期再加上100元的清理费用,总成本是170元,已经高出可降解地膜。算明白了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价格“昂贵”的可降解地膜。 27元

价格成为企业寻求突破第一关

可降解地膜问世初期,很多人不相信真的有这种东西,但自从企业拿到了国家发明专利,一些人找上门来要求做实验,而今年,除了老客户兵团第五师外,玛纳斯县、阿瓦提县等7个县市的农业部门都找到“康润洁”,要求帮助推广可降解地膜,可降解地膜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但“康润洁”远没有满足于现状,要想让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本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每公斤27元的价格成为了企业寻求突破的第一关,孔立明说,27元的价格主要受制于原材料价格,企业并不能完全控制生产所需原材料市场,再加上地膜属于农资,不可能有过大的技术附加值空间。一方面企业要养活自己需要盈利,一方面是难以上升的价格空间,再加上市场竞争者的“围追堵截”,“康润洁”如何才能突围?

这没有难倒“康润洁”,其首先想到了产品创新,尤其是原材料的创新。在酸醇聚合酯类材料地膜研究出来后,“康润洁”的研发团队又找到了用聚碳酸酯制造可降解地膜的办法,并已开始申请专利,用这种材料制造的可降解地膜性能与前者相当,原材料是非常廉价的二氧化碳,多数工厂的生产废料就是二氧化碳,低价收购这些二氧化碳,既能降低工业企业碳排放量,还制造了可降解地膜,一举两得。孔立明介绍,企业计划在今后形成聚碳酸酯、酸醇聚合酯、聚乳酸三种材料的可降解地膜,丰富产品,降低原材料成本。

与此同时,赋予产品更多功能也成了企业发展的新方向。“康润洁”已经研发出了加入中药的地膜,棉田使用这种地膜,不仅有地膜原有的功能,还能防治棉花的黄萎病。用酸醇聚合酯类材料生产出的食品保鲜膜,还具备抗菌能力,甚至这种材料还被纺成纱,织出可降解布料,这些布料用于生产婴儿尿不湿等一次性产品,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康润洁”可降解地膜破解“白色污染”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