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再遇蓝藻 太湖能否安全度过这个夏天?

更新时间:2014-06-12 07:17 来源:南方周未 作者: 阅读:737 网友评论0

      2007年太湖蓝藻危机过后,对于生活在太湖周边的居民来说,蓝藻污染已经成为了一块定期复发却又久治不愈的“心病”。每年蓝藻的高发时期,便是当地居民最揪心的日子。
 
  据报道,5月底,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再次出现大面积蓝藻,且今年蓝藻水华现象发生的时间比往年略有提前。而据预测,今夏气候高温干旱少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几率较高,这些因素都非常有利于蓝藻的生长。再遇蓝藻,太湖能否安全度过这个夏天?
 
  7年前的5、6月间,江苏太湖爆发严重的蓝藻污染,湖水深绿,发出恶臭,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水质恶化,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数百万市民无法正常饮用自来水。
 
  据当时报道,专家认为,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氮磷超标的富营养化,而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则是太湖污染的首要“贡献者”。80年代太湖周边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带来了苏南经济的腾飞,也带来了惊人的污染。大量污水直排太湖,污染长期累积,蓝藻梦魇随之而来。另一方面, 太湖处于长三角地区,土地本身富含营养物质,且太湖作为浅水湖泊,营养物质不容易沉淀,从而造成现今积重难返的局面。
 
  污染严重至此,治理迫在眉睫。
 
  据报道,蓝藻事件发生后,2007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务院11个部委和苏浙沪三省市密切配合,共同开展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编制工作。之后,苏浙沪三省市共同启动了太湖流域污染源整治,正式建立了三省市共同治理太湖水环境的协商机制。
 
  以湖州为例,“十一五”期间,太湖沿岸5公里范围内排放不达标的污染企业全部被关停,周边100头以上规模的畜禽养殖场被集中整治并划定“禁养区”,全面进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而据前述南方周末报道,蓝藻事件的中心城市无锡也在2007年后全面整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以期寻找更为环保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其治污风暴中,仅滨湖区的93家化工企业中,便有82家需要关闭和外迁。
 
  7年的治理使太湖水质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据人民网江苏频道报道,目前,太湖水质已从中度富营养化转化为轻度富营养化,15条主要入湖河道中,2007年有9条为劣Ⅴ类,如今也全部在Ⅳ类以上。
 
  不过,蓝藻爆发的“藻型生境”(适合藻类生长的环境)并未改变,入湖污染负荷仍然较高。
 
  据江苏省太湖办副主任张利民介绍,太湖湖体富营养化是长期污染积累的结果,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改变;且近年来“治太”的幅度和程度都出现了边际效应递减,改善太湖水质变得越来越难,甚至会出现反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太湖流域的产业结构依然偏重,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据中科院测算,太湖水环境的承载力,总氮为0.9万吨/年,总磷为0.06万吨/年,目前入湖量分别超标3.3倍、2.5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再遇蓝藻 太湖能否安全度过这个夏天?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