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可再生能源图景:可再生能源占比80%之争
更新时间:2014-07-12 18:5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阅读:509
洛文斯(中文名:卢安武)《重塑能源》一书刚在中国面世即引起了国内能源界的极大兴趣甚至争论。
在书中,卢安武描述了一幅诱人的美国2050年能源图景:到那时,美国将不再使用石油、煤炭、核能,并大大减少天然气用量。而经济总量则达到目前的2.6倍,节约5万亿美元,并由此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最为重要的是,美国达到上述能源、经济目标完全依靠市场经济,而不需要政府的特殊照顾,其分析也并非基于碳定价或任何其他外因。
引起中国能源界兴趣及争论的原因不止其惊人结论,还与卢安武和推荐此书者的身份有关。
卢安武是一名物理学家、能源问题专家,在过去40年中,曾担任过50多个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顾问,如今,他是美国落基山研究所联合创始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美国前国务卿和前财政部部长乔治·舒尔茨、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詹姆士·伍尔西以及中国能源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均为《重塑能源》写了推荐语。
卢安武的结论及技术路径代表了典型的美国式思维:颠覆、取代、新技术对传统技术的消灭而不是共存。
但让中国全盘接受哪怕跟上美国式思维并不现实。确实,中国更习惯于使用“渐进”、“温和”、“软”、“微”之类的用语。
在6月23日刊发卢安武新书内容的报道后,中国能源界迅疾做出反应。多位资深专家就中国2050年能源图景发表各自看法,主要争论集中于美国情景是否可复制到中国以及2050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的占比。
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专门研究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会议使用了“能源革命”一词。国家能源局电网“十二五”规划专家组副组长姜绍俊认为,在此形势下,确定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任务尤为重要。
可再生能源占比80%之争
姜绍俊是就《重塑能源》一书第一个做出书面回应的电力专家,他曾任职原国家电力公司战略规划部主任,现为电力发展促进会专职顾问。
姜绍俊把可再生能源占比看作是回答中国电力向何处去的问题,在《2050年中国电力能全部依赖可再生能源?》一文中,姜绍俊援引中国工程院于2011年2月发布的《2050年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的结论:至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中国能源的支柱之一,煤炭比重会降至40%-35%,核电、水电、非水可再生能源将占到一半以上。
“可再生能源占100%甚至80%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姜绍俊认为。
与姜绍俊立场类似的能源学者还包括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据称,林参与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
林伯强认为,205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超过80%基本不可行。他称,中国化石燃料发电设施退出及使用可再生能源,将会付出过大的成本。
姜绍俊和林伯强提到的“80%”这一数字,主要针对两份国际研究报告。2014年2月19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报告,认为如果中国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采取适当政策,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支撑中国80%的发电量,实际这一目标将使中国因为发电而产生的碳排放量将比目前减少90%;另一份报告是2014年5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称,到2050年全球80%的电力供应来自中低碳能源。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王仲颖的结论是,2050年可再生能源加上核电可占总发电比例的85%,届时,能源消耗中煤炭要控制在10亿吨左右。而中国2013年煤炭消耗是37亿吨标准煤。
在王仲颖看来,清洁能源占2/3的比例过低,除非火电效率大幅提高,并全部回收污染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