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谈及污染村民三缄其口上虞这家企业背后暗藏玄机?

更新时间:2014-09-24 08:5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邢飞龙 童克难 阅读:1430 网友评论0

  

苏杭地区一直有“人间天堂”的美誉,物产丰富、风景秀美,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就在这蟹肥稻香的季节,记者的杭州上虞之行却充满了波折。  

不久前,记者接到群众举报称,浙江省杭州市上虞区永和镇三桥村的上虞际展钢业有限公司,在没有获取酸洗电镀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进行酸洗镀锌生产。酸洗电镀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周边农田,同时采取燃煤退火工艺,造成严重污染已有十多年。企业负责人经常使用不正当手段对付周围农户,周边居民不敢声张。  

企业是否从事电镀生产?周边居民为何闭口不言?为此,记者深入现场,探究企业违法生产背后的真相。  

一探三桥村:污水横流,企业疑似正常生产  

一条白色软管从下水沟里伸进路边下水道  

9月18日,记者从北京来到浙江省杭州市。车门甫一打开,一股清新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下车后,记者根据群众举报情况,直奔目的地,杭州市上虞区永和镇三桥村的上虞际展钢业有限公司。  

到达目的地时天色已晚,记者二人步行走到企业厂区外。  

根据记者掌握的线索,厂区西侧围墙下有一条排水渠,经年累月向外排水。站在路边看去,齐腰高的野草下找不到令人起疑的地方。沿着围墙走到厂区西南角,一道用水泥板搭起的简易水渠从东向西延伸,渠里满是黄色污水。  

奇怪的是,污水沿着水渠从厂内出来后并没有进入任何水体,而在延伸数米后就流入厂区南边的田里。沿厂区步行一周后,记者发现厂区周围都有这种简易水渠,水渠里污水的颜色大致相同。  

据掌握的线索,这家企业在没有获取酸洗电镀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电镀锌已经有年头了。每天夜间生产,废水通过水沟排入四周的田地中。同时,企业还采用燃煤退火工艺,污染周边环境。  

这时,厂区内西侧厂房里只有风机运转的声音不断传出,无法判断企业是否正在生产。举报的线索中提到,企业经常在夜间生产,因此,记者决定等天黑以后再一探究竟。  

晚上10点,记者再次来到企业附近。远远看去,厂区灯火通明,车间和办公楼上都有灯光。厂区内不断有人来回走动,走近后能听到与白天不同的机器运转声。  

在厂区大门的东侧,一条白色软管从厂区方向的下水沟里伸进了路边的下水道中,而白天并未发现这条白色软管。  

二探三桥村:村民警惕,村干部否认  

在村委会听到的情况与记者掌握的情况大相径庭  

调查的第二天,阴云密布。记者早早来到了三桥村,准备向周边村民了解企业情况。三桥村建在一条河边,不时能见到在上游河边洗衣的村妇。  

在一户民居门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爷说,这个厂子在当地已经有七八年。  

“厂里的水从路边的沟里流到家门前的河里。现在,河里的鱼都死光了。”大爷还激动地告诉记者,正是厂里流出的废水让附近田里的稻子都枯死了。  

正聊着,一阵大雨猛地泼了下来,记者急忙找到了一个小卖铺躲雨。屋子不大,有几位大爷大妈正在闲聊。  

当问起企业情况时,这几位村民十分警惕地问记者是什么人,来这里做什么。记者托词来旅游的,问及企业是否为电镀厂时,这几位村民立即表示“没有,从来没做电镀。”这与之前采访得到的回答大为不同,令记者疑惑不已。  

更没想到的是,雨还没停,记者就被几位大爷大妈赶出了小卖铺。  

一筹莫展之际,记者联系上了被企业废水污染的鱼塘的承包人戚荣潮,他表示可以见面谈谈。  

半个小时后,一名精瘦的男子出现在路边,向记者招手。这名男子自称是戚荣潮,被污染的鱼塘就是他承包的。  

“去年,因为这家企业鱼塘里死了不少鱼。”他证实,先前记者发现的路边水渠中的黄色污水,确实是从际展钢业流出来的。“现在的河水比原来差了不少,鱼都没有了。”  

之后,他却称:“这家企业去年一直从事镀锌,今年只做拉丝了。”这与记者掌握的情况不符,令人生疑。  

随后,记者来到三桥村村委会了解情况。巧合的是,村委会与企业仅一路之隔。在村委会,记者见到了三桥村书记戚树军。  

戚树军称,这家企业是生产铁丝、铁钉的,由几个股东合资建设,建厂已十多年。当问及厂区周围水渠的黄色污水时,戚树军表示:“渠里黄色的污水都是厂里除锈工艺产生的。”  

而当记者追问企业情况时,戚树军称他刚担任村书记不久,不了解情况,让村里的老书记陆淼林向记者介绍情况。  

陆淼林告诉记者,三桥村是由原先的3个村合并到一起的,“我在这个村里当了28年书记,这个厂是2004年建成的,从开始到现在都是做铁钉的,没有听说过做镀锌的。”  

在村委会听到的情况更是与记者掌握的情况大相径庭。记者决定,向当地环保局了解究竟。  

企业回答自相矛盾,不知生产工艺为何  

污水化验结果显示,锌含量超过排放标准60多倍  

在企业门口,记者拨通了上虞区丰惠镇环保所副所长董晓良的电话,并说明了来意。半个小时后,记者见到了董晓良。  

企业曾有违法生产查处记录  

与董晓良一道,记者见到了企业负责生产的徐姓工作人员。徐姓工作人员称,“2007年以后,企业就只做铁钉和拉丝项目”、“从9月15日至今,夜间从未生产过。”而当问及企业产能时,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企业有没有环保手续,也不太清楚。”  

而在谈话时,工作人员数次强调企业使用无酸洗工艺,“没有废水外排。”而当谈到具体生产流程时,工作人员又闪烁其词,“原来有专门的师傅负责配药液,现在配药液的人不干了,不清楚药液里有什么成分。”  

董晓良向记者介绍,本月,区环保局接到了华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的信访件。9月15日,区环保局会同公安部门对际展钢业进行了联合检查。  

据介绍,上虞际展钢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光林,公司占地12.9亩,系贸易经销公司,公司将5000平方米厂房租赁给绍兴敬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进行铁钉生产加工。  

绍兴敬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夏华荣,公司年生产铁钉5000吨的建设项目于2006年经上虞市环保局审批(虞环审〔2006〕128号)。生产工艺为:元丝→拉丝机拉丝成型→制钉机校直→制钉机制钉→产品。项目生产过程不产生废水,目前因生产产能未达产,没有达到环保“三同时”验收要求,未经环保“三同时”验收。  

现场检查时,厂内镀锌生产线仍在,检查时未生产,厂区内无污水处理设备,污水直排出厂区,进入当地水系后汇入杭甬运河。  

董晓良告诉记者,去年5月,这家企业被上虞区环保局查处过,当时有一条镀锌生产线在生产。查处后,这条生产线很快就被拆除了。  

董晓良拿出一叠执法记录单,对记者说:“那次拆除以后,我们又开展后督察,确定整条生产线都拆除了才结案。”  

记者在执法记录单上看到:2013年5月,根据群众举报,上虞区环保局对绍兴敬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并查实公司非法建设铁丝镀锌生产线,生产工艺为:铁丝→加入光亮剂及锌块→电镀→清洗,生产废水未经有效收集处理超标排放。  

上虞区环保局对公司铁丝镀锌建设项目未经环评报批擅自建设并投产的环境违法行为予以立案调查,并作出如下行政处罚:一是责令立即停止1600吨铁丝电镀生产项目;二是罚款人民币6万元。上虞区环保局提请上虞市永和镇政府函至供电部门,对非法生产线采取强制停电措施。  

据董晓良介绍,这次检查发现的两条电镀锌生产线是2014年1月重新建设的,铁丝镀锌(溶剂法)生产工艺为:铁丝→退火→镀锌(10%硫酸锌溶液+锌块)→热水烘干→电热丝烘干→铁丝卷成产品。之前一直是生产状态,并不像企业工作人员和村民们说的那样从未生产。从生产痕迹来看,企业起码是最近两个月内刚刚停止生产。  

董晓良说:“我们正在对企业的用水、用电情况进行调查,很快就会有结果。我们已经采样分析了厂区外的污水,结果这两天就能出来。”  

长期违法为何仍存在?  

记者质疑为何企业能私自进行电镀生产,董晓良说,丰惠镇环保所下辖3个镇400多家企业,整个环保所里只有他们5个人,其中还有一位待产孕妇,人手不足。另外,这家企业的电镀项目并没有做环评,仅有一个5000吨铁钉生产项目有环评,且不属于重点监控企业,所以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企业铁钉项目为何至今未通过环保“三同时”验收?对此,董晓良表示,环保“三同时”验收必须在企业年产量达到产能的50%以上时才能通过验收,而最近市场不好,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因此一直拖到现在。  

在环保所,董晓良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处理报告,并介绍说:“现在,我们已经对这家企业立案了。让他们限期在9月25日前拆除两条生产线和铁丝退火的设施;那个铁钉项目,我们也责令他们限期分期验收。”  

在离开前,记者拿到了企业厂区外污水的化验结果,其中,锌含量超过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限值60多倍。截至记者发稿前,企业的两条镀锌生产线都已断电拆除,只有铁钉生产线还在生产。  

企业受到当地村民如此“庇护”,可以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力打击污染企业,需要公众积极配合。如此,才能让污染企业无处遁形。  

■小资料  

电镀离环保远不远?  

电镀行业是当今世界三大污染工业之一,其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酸性气体和其他各种有毒、有害成分。  

根据相关调查,偷排未经处理的电镀废水,是近年来一些电镀企业被查处的主要违法事实,其目的是为了节省生产成本赚“昧心钱”。  

偷排未经处理的电镀废水,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治理被重金属污染过的土壤,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不仅如此,土壤中的重金属不像有机物可以降解,因此污染危害存在的时间可达十多年甚至更长。  

据专家介绍,重金属主要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伤害。水里的重金属会被鱼类摄取,而土壤中的重金属则会被水稻、蔬菜等植物吸收。这些鱼类、水稻、蔬菜等一旦被人食用,重金属污染物就进入到了人体,一般在肝脏、血液内蓄积,有可能引起肝肿大等病症。  

从工艺上来讲,电镀废水要做到达标排放是完全可以的,但是经济成本是主要难题。电镀废水要深处理,其费用每吨为8元~15元,且处理越深费用越高。但环保专家认为,经过合理处理后的废水,不仅可以回收宝贵的重金属,而且还可以循环利用废水。  

■采访手记  

污染最终害了谁?  

◆本报记者邢飞龙童克难  

现场的采访很快就结束了。记者二人从冒雨进村到跌进水渠,此行注定不会是一个平稳安逸的采访。  

一个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企业,一个所有人都为企业打掩护的村庄。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记者无从猜测。  

令记者不解的是,这家企业如此明目张胆地外排废水,当地村民就没有一个站出来对企业说“不”的么?那些道听途说的关于这家企业的老板在当地如何势大、如何“能干”,是不是空穴来风?  

记者在这里第一次体会到了“线人反水”的无奈和不解:明明是受害人,在见到记者后,反而信誓旦旦地保证这家企业没有污染。这让记者在撰文时想来还摇头苦笑。  

当地环保局的同志曾私下告诉记者,以前当地还有几家同行业的电镀企业,但这些企业的去向无非两条道路:进园区或者关停。唯独这家企业继续违法生产,在被环保部门立案查处后仍不知悔改,变本加厉地从事着电镀加工。  

而作为企业近邻的村民,在这件事上也有无法忽视的责任。或许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或许是因为经济利益,但都没有理由包庇这样一家无环评、无环保设施、无验收手续的“三无”企业。  

环境保护是惠及全民的事业,既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更为了子孙后代。一个被重金属废水困扰的村庄,实在是令人不忍去想像它的未来会怎样。这就像温水煮青蛙,一味地纵容、忍让,等到了那个临界点,受害的就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谈及污染村民三缄其口上虞这家企业背后暗藏玄机?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