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节能减排“绕道走”
经过近两周的密集磋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0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10次缔约方会议(又称“利马气候大会”)于当地时间12月14日在秘鲁首都利马落下帷幕。与会代表在近32小时的“加时赛”之后,达成一份巴黎协议草案,制定了2015年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协议基本框架。
南北国家信任鸿沟扩大
利马气候大会进一步细化了2015年协议的要素,为各方明年进一步起草并提出协议草案奠定了基础。此次大会进一步缩小了各国的认识差距,在发展中国家一直关注的资金问题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但围绕主要议题的实质性争议并未得到解决。
首先,一些发达国家为推卸本国历史责任,对共同但有区别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提出挑战,宣扬无差别原则,试图迫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承担超出自身能力和发展阶段的责任。对此,印度科学与环境中心副主任钱德拉.布善(ChandraBhushan)表示,发达国家的行为动摇了多边气候谈判的基础,进一步扩大了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信任鸿沟,为明年的巴黎大会埋下了隐患。
其次,草案未对发达国家如何履行其资金及节能减排承诺作出规定。发达国家曾承诺为绿色气候基金筹集经费,而截至此次会议结束,当前的注资额度距目标还相差甚远,由于未来财政状况无法预测,发达国家难以明确实现这一目标的路线图。
最后,发展中国家认为“国家自主贡献”应当平衡反映减排、适应、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等多个要素,而发达国家则只强调“减排”,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节能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毫无兴趣。与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守先告诉记者,资金和技术是发达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不会轻易让发展中国家“搭便车”来威胁其自身发展。
技术支持短缺制约减排效果
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华而不实的表现,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此次会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11月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对此次会议产生了积极影响,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也广受好评。自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以来,拉美及其他地区的中小发展中国家一直积极参与《公约》框架内的各项活动,自觉在《公约》精神的指导下设计和应用有关政策机制。正是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努力下,各方在今年12月10日终于就明年启动损失损害补偿机制的工作计划达成一致。但由于资金缺乏、科技水平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仍需国际社会的帮助。
印度科学与环境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全球变暖轨迹保持不变,将导致暴雨等极端天气增加,对季风的预测更难,这将对印度农业和一半以上的人口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工业发展滞后严重影响印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制造不出其他经济体需要的产品,印度与东盟、日本、韩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议并未大幅度拉动外贸发展,印度政府不得不大力发展制造业,而发展这些行业,又必然会导致碳排放进一步增加。再者,印度电力不足问题非常突出,清洁能源又难以获取,扩大化石能源发电仍是解决电力短缺的重要方案。因此,即使印度做出减排承诺,其执行效果也值得怀疑。
发展中国家减排不能只靠外力
许多人认为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两难问题,担心减少碳排放会使经济发展一蹶不振。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措施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长下滑,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带来的GDP下降幅度也可以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这与各国的产业结构、能源构成、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及技术水平直接相关。秘鲁里贝卢拉咨询公司总经理玛利亚.帕斯.西加兰(MaríaPazCigarán)表示,气候变化既对全球经济造成威胁,又带来机遇,只要进行充分的技术创新,遵循新技术发展规律,就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更大发展。
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阿贾斯.莫平(AgatheMaupin)表示,2008年遭遇的产能限制危机迫使南非向低碳经济转型。为了加大能源机构中的新能源份额,南非开始实行可再生能源独立生产商采购计划,使大量资金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流动,可再生能源得以快速发展,南非也在国际能源舞台上占据了有利地位。
云南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研究员杨思灵对记者说:“发展中国家应充分意识到,前工业化国家的老路已难以走通,尤其是在传统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应在经济结构转型上下功夫,在教育、技术研发等问题上具有超前的智慧与意识,才有可能在实现经济转型的同时,避免大规模环境破坏。”
有学者认为,处理好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发展中国家不能只靠外力,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改造,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固然不可取,但以保护环境为由不谋求经济发展更不可行,应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发达国家应承担历史责任,尽快兑现帮助发展中国家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承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