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绿色债券应力挺污染企业技术转型
更新时间:2015-07-27 14:15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作者:
阅读:519
在“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中国“绿色发展”每年将需要投资两万亿元,而2012年,绿色投资仅为1.1万亿元。加大投资是必然趋势,中国经济转型需要大量资本,而绿色债券可以较好地弥补绿色投资缺口。“当前要把一个污染型的企业转变为一个非污染的企业,需要很多技术创新,在抑制污染型企业的同时如何创造更多绿色增长型的机会,是转型更为现实的道路。”
污染企业“改堵为疏”
《中国经营报》:环境税改革的重要一环是对“两高一剩”行业进行限制,绿色债券的背景与当前改革不谋而合,作为一种融资手段,你认为当前如何实现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之路?
马骏:事实上,中央层面限制“两高一剩”已经有很长时间,但是在具体操作上仍有一些问题,比如说某些地方政府非常依赖于这些企业创造就业,如果把这些“两高一剩”的企业都关掉,经济下行的压力会非常大,甚至可能会引起社会问题,因此转型需要有一个过程。
我认为更加关键的是,不在于政府是否马上把项目停下来,而在于如何帮助这些污染性的企业找到转型和生存的机会。在抑制污染型企业的同时如何创造更多绿色增长型的机会,这才是转型更为现实的道路。
当前绿色产业可能涉及到传统产业如何把自己改造成绿色的问题。比如能源企业,如果说是大力发展火电,那它就是污染性的,但是如果这个企业可以搞新能源的话,就有机会通过绿色债券融资,如果顺利融资,就可以比较快速的转型。再比如一些钢铁、水泥、化工等传统行业,有污染但并不一定是最严重的,如果技术到家,各种各样的减排措施到位的话,像欧洲尤其是德国,它们的原材料企业,污染都非常小。所以当前重要的是,怎么样把自己从一个污染型的企业转变为一个非污染的企业,这里面有很多技术创新和支持技术创新的工作要做。
《中国经营报》:相比那些本身就是绿色产业或者绿色项目的企业来说,污染性企业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未来这些企业在融资上会面临哪些问题?
马骏:关于污染型企业,总体性的原则是抑制污染型的投资。比如说对“两高一剩”产业,要求银行要减少和限制对他们的贷款。当然这里面包含能力建设的问题,包括银行是否有一套完整的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体系,从这些评估标准中,银行可以清晰准确的计算出这个项目的排放或者说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决定其投资额度,这是从贷款方对企业进行约束。
此外,各种法律的约束也强化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意识。如果你把很多资金投入到污染型的行业,那么你未来面对的法律风险就会很大,为了避免这些风险,金融机构就会减少对这些行业的投资。
绿色债券受社会资本青睐
《中国经营报》:绿色债券对金融体系建设至关重要,虽然我国与环保产业相关的债券规模接近万亿元,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债券却寥寥无几,当前绿色债券是否已经到了必须要大力推行的时刻?
马骏: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统计,中国的“绿色发展”每年将需要投资两万亿元,而2012年,绿色投资仅为1.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需要增加利用债券市场融资的机会,促进中国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
市场很大,因此需要有一套管理办法。对于绿色债券中的资产用途问题,需要在文件当中有规范性意见,也就是说你募集的资金要使用在绿色项目方面,未来在发行债券时,要进行信息披露,目前对于这部分工作我们还没有第三方机构来进行,未来会培育第三方来监督管理。
通过第三方机构来评估这些发行绿色债券的银行和企业资质,以及资金使用效果,这是未来政府和资本市场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去年的绿色债券量是前年的三倍,市场快速发展,我们认为在初级阶段,即便是没有政府财政支持,社会资本也可能对绿色债券有积极性。
假如我们可以培育出一批绿色投资者,有一些长期投资的基金管理者,显示出对绿色资产的特殊兴趣,那我们就可以凝聚绿色投资者,在市场发行绿色债券。
《中国经营报》:此前你也表示,从国际经验看,即便没有强大的政府财政支持,绿色债券也可以积极发展。对于中国绿色债券的发展前景,你认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马骏:绿色债券在中国,政府会发挥主导作用,但主导未必是政府资金。以绿色债券来说,如果政府不出面对绿色债券进行分类,制定规则要求什么人发行的债券才成为绿色债券,那么债券市场就会非常混乱,因此政府发挥作用更多是要制定规则,维持秩序。
虽然其他国家也有一些民间的金融机构共同达成协议,制订了规则,但是相对而言花的时间比较长,交易成本比较高。如果政府能够统一制定规则,则可以降低协调成本。还有一点,就是政府发挥了激励机制的作用。比如说过去在审批项目的时候,程序多,时间长,但是对绿色项目可以降低审批难度,形成对绿色项目的支持。
最后一点是鼓励创新,能不能在绿色领域优先让金融机构和绿色企业进行创新,这需要政府做最后的决策,所以政府支持未必意味着政府要掏钱,因为立法、或者法规本身不需要花政府财政的钱,但是却可以引导金融机构把更多资金向绿色项目方面投资。从这个角度看,与社会资本相比,政府更多是前期铺路,制定规则的一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