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民享受更多"环境红利"
去年以来,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好转,将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
“全年,全市的空气优良率达到78%以上,酸雨的酸度和频度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也是常年达到100%……”日前,市环境保护局综合管理科科长陈卓接受采访时,对我市去年的环保总体情况作了总结。
全市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2014年,市环保局通过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大气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局部有所好转。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指标已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目标值以内。
去年,市发电厂已经完成了脱硫脱硝的工作,韶钢的脱硫除尘工作也完成得比较好……这些改变,对韶关的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环境改善作出了贡献。“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我们与交警等部门联合行动,实行对黄标车的管理,控制城市扬尘的污染。”陈卓举例说道。
另外,去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71天,优良率达到78.55%;全市各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主要江河水质保持良好,地表水水质持续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控制目标,跨市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80.12%,对比上年(80.02%)有所提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为82.16%。
其中,市民比较关注的酸雨酸度和频度,也得到大幅下降,其中酸雨的频度从2013年的57%降到2014年37%,酸度和频度都是呈逐年好转的趋势。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我市采取超常规手段,加快全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截至2014年底,全市列入“十二五”新、扩建计划的21个污水处理建设项目中,已建成运行的6项,已建成试运行的4项,已基本建成的3项,处于土建施工阶段的6项,处于厂内“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阶段的2项。国家责任书项目韶关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可以按时完成投运。
我市还采取“以奖促建”的方式推进畜禽养殖减排工程建设,将377家规模化养殖场列入2014年的综合整治计划,并安排4000万元,通过“以奖促建”的方式推进整治工程进度。
同时,市环保局通过完善生态环保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强化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水平、创新社会参与生态环保机制等方面,大力开展环保工作。
加强统筹,提升农村环保水平
陈卓表示,下一步,市环保局将加快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区域生态环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城乡和区域统筹,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水平;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体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农村种植、养殖业污染防治水平,改善重点区域农村环境质量;加强环境监管体系建设,以基础、保障、人才等工程为重点,全面形成污染源与总量减排监管体系、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考核体系、环境预警与应急体系,全面建成环境监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