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治理千亿万亿预测走红 修复人的春天不远将至
更新时间:2015-08-12 14:05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5798
自近些年土壤修复逐步走热以来,已不知是第几次听闻对土壤修复市场规模的预测,从几百亿、上千亿、上万亿到几十万亿一应俱全,出处也是过海八仙。问题是,判断土壤修复是千亿还是万亿,怎么算呢?
前不久,著名泡沫制造专家高盛集团发布研究报告,预测2016—2010年我国土壤修复费用将达1110亿美元(约合7000亿元人民币)。自近些年土壤修复逐步走热以来,已不知是第几次听闻对土壤修复市场规模的预测,从几百亿、上千亿、上万亿到几十万亿一应俱全,出处也是过海八仙,这里列几个出处明确的预测:
BCCresearch发布全球环境修复技术市场报告,预测中国环境修复市场规模将在2019年达到87亿美元(约合550亿人民币)。(2014)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广贺表示,保守估计我国场地修复的资金大体上可以达到五六千亿。(2012)
江苏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预测,从2014年至2020年,国内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可达6856亿元。(2014)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初步预计,到2020年我国整个土壤修复的市场有可能达到上万亿。(2012)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表示,土壤治理市场规模一旦打开,规模或达几十万亿。(201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认为,中国的土壤修复产业的规模在数万亿到60万亿之间。(2014)
金灿灿的数字照得大家心头热乎乎。同去同去,一起过上好日子!
是不是有点耳熟?对,中国环保人就是听着这样的话长大的。我国1972年就派员出席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次年就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成立了国家级环境管理机构,之后步步改革调整直到成立环境保护部,美国环保局也只是1970年才成立。
我国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是这颗星球上最早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国家之一。为什么今天我们是世界上污染最重的国家之一,全球污染最重城市排行榜上中国的统治地位无可撼动?为什么中国环保产业和环保人还在苦苦坚守,盼着云开月见明?
做修复需要真金白银
原因说起来可不少,法律法规问题、监管执法问题、经济政策问题、体制机制问题、资金投入问题、道德自律问题……。归根结底,其实是发展的要求使然。自环境问题引起全球重视后的40多年,发达国家普遍恢复和重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中国家要么环境良好而经济增长迟缓,要么经济高速增长而污染严重。弱国无尊严,增长有代价。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就是代价的一部分。
北京,雾霾笼罩下的繁华
目前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环境污染是高速增长必然的副产品,而环保行业——更精确地说,是污染防治相关行业之所以产生和存在,是因为污染已经严重到威胁社会发展和人的生活甚至生存,无法再忍受。
土壤修复需要的资金,无论是国家兜底、污染责任者付费还是开发者付费,最终必然以税费、物价、地价、房价等或显或隐的形式由不同群体负担,最终反映为生产和生活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就是用金山银山换绿水青山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土壤修复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无论何种付费方式,都会体现为生产生活成本的上升
有多少米做多少饭
判断土壤修复是千亿还是万亿,怎么算呢?
是查我国到底有多少方污染土壤要修复,每一方大约要多少钱吗?这就好比一家人每天计划做饭只看有多少人要吃,而不看家里有多少米;
是拿着发达国家土壤修复花费占GDP的比重,依样推导出来吗?国情千差万别不说,单是如此大面积的农田污染就是发达国家不曾面对的。
土壤修复是千亿还是万亿,其实取决于我们到底有几千亿还是有几万亿。正如许多政府人士早已强调过的,发布的环保投资需求量并不等于实际能投入的量。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赵华林近日表示,“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气十条”和“水十条”投资规模接近七八万亿元,未来土壤行动计划还有几万亿元,有人估计十几万亿或者20万亿才能基本解决“十三五”的环保任务。而每年中央政府的大口径财政预算是环境保护大概在两千亿元左右。
财政资金有限,只能以引导为主;社会资金进入的前提则是稳定可信的投资回报机制。而就像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资源和环境业务部副主任于晓东所说,土壤修复受益群体是抽象的,需要建立类似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那样的商业模式、融资模式,社会资金才能进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指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环境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只有国家经济持续稳定且越来越“绿色”地增长,政府和社会不断积累财富,才有更强能力承受治理修复代价,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土壤修复市场才有可能越做越大。
我国当前需要资金投入的民生领域很多,也都比较紧迫,无论财政资金还是社会资金,决策层都希望投到需求合理、资金效率高、效益明显的地方。每个人都知道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可是——
危害到底有多大?
损失是多少?
需要修复多少土壤?
修复到什么水平?
技术能力怎么样?
怎样以比较合理的投入收获更大的社会效益?
这都是土壤修复顶层设计必需的信息,应该也是全国人大进行土壤立法调研的重要内容。作为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行业,决策层能否获得足量、客观、准确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土壤修复的体量。
千亿万亿谁说了算
回到开始的问题,土壤修复千亿万亿究竟谁说了算?谁说了也不算。经济发展、体制改革、财政收入、技术创新、环保意识甚至民主状况都能造成影响,何况这些因素本身就充满了变数。这是个太过宏大的模型计算,变量太多,没法算也不必算。猜猜无害,却也无甚大用。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祖国会越来越富强,人们将更愿意为身体健康和环境美好付费,土壤修复无疑会是很不错的。
做环保或许不会有什么机会大富大贵,但只要爱学习多积累,肯吃苦能耐劳,过上有尊严的富足生活还是没问题的,何况还有个环境医生的美名,不是吗?努力吧,属于修复人的春天不会很远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