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桂林多角度推行垃圾分类

更新时间:2015-08-13 20:11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 秦紫霞 阅读:3082 网友评论0

2015年,桂林市成为广西首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6月中旬,象山区彰泰城A区的13栋33单元362户门口,第一个小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悄然开展。据了解,随后桂林市将在10个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并以点带面、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再生利用效率,逐步将桂林市垃圾分类工作做成可示范性、复制性的桂林垃圾分类模式,推进桂林生态名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  

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已经开展了一个月有余,试点小区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反应如何?试点垃圾分类中遇到哪些问题?生活垃圾分类要走向我们了吗?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小区里多了个绿色厨余“垃圾桶”  

“能卖拿去卖,干湿要分开。我孙女每天都跟我念叨呢。”一走进彰泰城A区,迎面遇上准备倒垃圾的蒋阿姨,她笑呵呵地说。作为第一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经过这段时间的适应,大家对生活垃圾分类都已习惯。记者在小区内看到,小区内一共设置了4个定点厨余垃圾回收点,回收点均设在单元楼门口,放置着绿、灰两个垃圾桶,其中,绿色垃圾桶为厨余垃圾桶,灰色为其他垃圾桶。居民在家里对干湿垃圾进行分类,然后定时到垃圾分类点分类投放垃圾。  

下午7点开始,居民们纷纷来到定点垃圾投放点投放垃圾。环卫站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则开始在单元楼下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检查。要是居民没有预先进行垃圾分类,指导员会打开居民提下楼的垃圾袋,现场指导进行分类。一位垃圾分类指导员告诉记者,晚上9点后,他们还要将垃圾及时分类收运,不让易腐垃圾在小区存留,减少垃圾积存产生的污染。  

“其实生活垃圾分类一点都不难。”家住12栋的余大爷告诉记者,现在家里一般都不止一个垃圾桶,利用买菜时候的塑料袋把厨余垃圾单独分出来,利用晚饭后散步的时间丢掉,十分方便。“通过他们的宣传,我也觉得垃圾分类利用是件好事。我现在的观念也变了,喝过的啤酒罐、废纸盒不会直接扔掉,攒起来变废为宝。”余大爷说。“咖啡渣可以当一般垃圾处理,但泡过的茶叶、烂掉的水果、果皮是厨余。”今年9岁的马维敏提起干湿垃圾的区别时脱口而出。她告诉记者,早在今年4月,就有叔叔阿姨到小区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她不光帮着家里分垃圾,还督促奶奶、爸爸、妈妈及小区里的其他小伙伴一起将生活垃圾分类。“通过小手拉大手这样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准确率。”小区物业客户主管莫瑞达告诉记者。小区内大部分家庭都有上学的孩子,孩子们接受和学习的能力较强,也能很好地感染大人。现在,通过宣传和带动作用,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垃圾分类的队伍中,分拣率也越来越好。  

厨余垃圾可“变废为宝”转化成有机肥  

据了解,今年5月14日开始,环卫局就开展了对彰泰城A区住户垃圾分类摸底调查和宣传工作。根据前期调查统计:每户居民垃圾产生量为1.03公斤/天,厨余垃圾量为0.6公斤/户天,占居民垃圾量的57.39%。“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一开始只有几户参与,现在参与的居民愈来愈多。”平山街道办副主任李平告诉记者。据统计,如今,彰泰城A区住户参与数从最初的6户增加到现在平均每天150多户,实际住户参与率从最初的1.66%增长到60%以上。厨余垃圾收集重量由最初的5.6公斤增加到现在平均每天约150公斤。截止到7月22日,累计收集厨余垃圾总量2686公斤。投放准确率由最初的不足60%经指导分拣后达到90%以上,基本达到目的。  

据了解,为使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达到具有示范性、多样性、可复制性的要求,此次10个垃圾分类工作示范小区均位于以平山堆肥场服务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有物业管理的居民生活区、商住区、单位宿舍、部队宿舍和院校学生宿舍(最远的一个小区距平山堆肥场有8公里距离)。  

所有试点小区的厨余垃圾由平山堆肥场安排专车进行收集、记录,并运往该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由各城区环卫站负责收集,日产日清,并就近运送至小型转运站进行一次压缩,再转运至甲山垃圾转运站或后续新建的大中型转运站进行二次压缩;二次压缩后的垃圾由市环卫处负责转运至山口垃圾填埋场进行终端处置。  

8月5日,记者来到平山堆肥场,工作人员们正在烈日下处理分类好的厨余垃圾。这个桂林市第一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占地面积106亩,采用二次静态高温好氧发酵工艺进行堆肥,日处理能力为200吨。副场长袁广权告诉记者,随着试点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不断提高,每天都有150公斤以上的厨余垃圾被运往收集,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中。“照此情况,10个试点都铺开的话,每天的厨余垃圾可以达到3至5吨。”该负责人表示。湿垃圾(厨余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有利资源,也是做生物有机肥的上好材料。按照转化技术,预计厨余垃圾可以转化为100公斤到300公斤的有机肥。  

垃圾分类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习惯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不少市民存在着一些疑问和问题。  

“比以前麻烦。”家住彰泰城的张大姐坦言,“以前家里就一个垃圾桶,什么垃圾都往里扔,从来没分过类,现在丢垃圾前还要想一想。”张大姐的习惯是慢慢被改变的。“环卫处的工作人员来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我听了觉得这是件好事,家里就多准备了一个垃圾桶,分开来丢垃圾,习惯就好了。”  

“说实话,以前对垃圾分类也有所了解,但只是一些简单的概念,只知道像易拉罐、饮料瓶是有人回收的,其他的就不知道怎么处理了。我就怕习惯性丢错了。”家住平山的邓奶奶听说了垃圾分类的试点,表示了疑问。在采访中,许多市民也表示出了和张大姐类似的担忧。生活垃圾分类如何分得细分得准?会不会给自身生活带来影响?家住文明路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非常支持垃圾分类,但最怕的就是自己没办法坚持。  

据了解,早在2000年桂林市就被选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2015年桂林市被广西选定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在1997年,桂林市就提出了垃圾分类的设想。2000年6月,桂林市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方案》和《关于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宣传方案》,根据桂林市垃圾处理能力和生活垃圾组成,把桂林市生活垃圾分为四类。要求居民按分类标准自觉分类投放,环卫部门负责分类收集、转运、处置。但之后由于涉及经费、场地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被搁浅。  

“垃圾分类,最难的就是习惯的改变。”市环卫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厨余垃圾容易发酵、变质、腐烂,不仅能繁殖大量的有害细菌,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在地面堆积时间长了,会污染水体和造成二次环境污染。他们在工作中发现,居民们对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很高,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主要原因就是在于积习难改。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积极主动参与,分类投放垃圾,从源头做起,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让每一位居民转变思想观念,从要我分垃圾变成我要分垃圾。这样才能将垃圾分类长久地做下去。”该负责人表示。  

垃圾分类如何在桂林“落地生根”?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生活垃圾总量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据统计,市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000多吨,用16吨的大型密闭转运车要运70多车,全年卫生填埋垃圾37万吨。而目前,桂林市垃圾处理主要采取卫生填埋的方式。由于垃圾卫生填埋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还容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垃圾处理成本和运行费用也非常高,已成为困扰桂林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行生活垃圾分类能达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现在做垃圾分类就是要把这些东西利用起来,做肥料、产沼气,减少垃圾填埋,减少污水和臭气排放,改善我们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市环卫处负责人说。  

据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桂林模式”就是:在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中,通过定时定点收集,在短短的两小时之内,把垃圾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环卫工作人员及时清运处理,从源头减少了垃圾产生的污染和危害,从源头控制了环境污染。“这是桂林特有的垃圾分类模式。如果我们每一位居民都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奉献我们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垃圾就可以减量化达到55%以上,就从源头减少了环境污染,这是利国利民、为子孙后代谋生存的长久之计。”环卫处负责人告诉记者。  

然而,想要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局,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仍不够。前几年,就有市民抱怨过,自己把垃圾分好类,可环卫工人收垃圾时,还是混在了一起,等于做了无用功。根据国内先进城市的经验,桂林市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跟上脚步”。如在垃圾收集阶段,要做到定点、定时、定类的垃圾收集与运输。在垃圾终端处置阶段,重点建立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再利用体系。对于每天收集的不同类垃圾,应当送往不同的垃圾处理中心。垃圾处理系统也要不断更新升级,加大垃圾处理效率,使垃圾转换成更多的“宝”。  

“我们要把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工作作为垃圾管理的一场革命来推动,通过宣传教育、试点示范、升级设备等方式,不断提高垃圾分类正确率和分类投放正确率,把这种经验推广到全市,从而提高桂林垃圾处理水平,让桂林城市更清洁、更美好。”环卫处负责人说。  

实用小链接  

干湿垃圾如何分?  

厨余垃圾(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糕点;菜帮菜叶;动物骨骼、内脏和皮毛、茶叶渣、植物的残枝落叶;瓜果皮核、蛋壳;废弃食用油脂等易腐蚀的垃圾(外包装如塑料袋、瓶罐等须除去并纳入其他垃圾)。  

其他垃圾(干垃圾)包括:盛放厨余果皮的垃圾袋;废弃餐巾纸、尿不湿;清洁灰土;污染较严重的纸;饲料袋(保鲜膜)、烟头等。  

垃圾分类它们这样做:  

湘潭:垃圾分类机积分换好礼  

湘潭的垃圾分类采取推广循环经济技术,在试点区推行循环垃圾分类机。垃圾投放流程为:先进行现场注册,免费领取分类手册、二维码、环保卡后,将家中可回收垃圾进行收集打包贴上二维码进行投放。随后,工作人员会将垃圾收运进行扫描称重,并到工厂进行分拣。投的可回收垃圾越多,积分也就越高,一定量的积分便可兑换洗发水、沐浴露等日常生活用品。  

深圳:出台《办法》不分类将处罚  

8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强制要求单位和个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对于未按规范投放且拒不改正的,将处以罚款。  

台湾:不按规定分类将罚款  

台湾“环境保护署”从2009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垃圾强制分类,经过3个月的宣导期,从4月1日起,台湾居民家中弃物丢出时,如果没有依照规定分为“资源”、“一般垃圾”及“厨余”三大类,而是混杂倾倒,将被处新台币1200元到6000元的罚款。  

日本:分时分区科学回收  

资源、可燃、不燃、粗大、有害,日本把垃圾分成这几大类。日本对垃圾投放有着严格的时间规定。餐厨垃圾每天最早投放,其余的垃圾也规定了每周固定的投放时间,必须严格遵守。垃圾中转运输站等机构每年年初都会给责任区内的每一个家庭发放垃圾挂历,每天收运什么垃圾,在挂历上都有文字图案标明,一目了然。居民们每天只管按图行事,就轻松做到了科学分类回收。  

德国:垃圾分类将量化  

早在1986年联邦政府通过的《生活垃圾法》将垃圾分类引入了公众生活,要求居民分类以后才能扔垃圾。垃圾处理系统是由公立和私人的几十家企业一起完成“收集”的环节,由公立公司的员工承担,其余的垃圾填埋、焚烧、回收等都交给私人企业。  

澳大利亚:垃圾按“颜色”分类  

在澳大利亚人家的院子里,都会有3个深绿色大塑料桶,盖子的颜色分别为红、黄、绿。绿盖子的桶里放清理花园时剪下来的草、树叶、花等;黄盖子的桶里则放可回收垃圾,包括塑料瓶、玻璃瓶等;红盖子的桶放其他垃圾。这些被分门别类的垃圾每天都会有人定时来收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桂林多角度推行垃圾分类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