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修复 中国一直在努力
环境修复在中国从未像现在这样被重视。
这几天,全国人大环资委的工作人员正带着《土壤污染防治法(征求意见稿)》向业界进一步征求意见。此前,中国已经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向环境污染宣战,前端做好防控,后端做好治理—
在第五届中国环境修复发展战略论坛上,环境保护部原副部长周建表示,中国已经将土壤、地下水的修复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近两年中央下达专项基金120亿元左右,用于土壤调查、监管、治理修复等,同时带动了一大批社会资金进入。
注重采用适用技术
农业部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总站副处长郑顺安,最近3年一直在追踪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的治理。湖南省通过品种替代、灌溉水清洁化、土壤PH值调整(VIP)综合技术,在土壤镉含量0.5毫克/千克的条件下可以生产出83%的合格大米。
土壤修复是个技术活,尤其是耕地修复,只能边生产边修复,技术还不能太难,得考虑到农民的接受程度。因此,在引入日本的灌溉水清洁化技术后,项目组并没有简单地照搬过来,而是充分考虑了湖南当地的具体环境以及农业自身的行业特点,总结出一套因地制宜的综合实用技术。
2014年,该项目在长株潭19个县市区的170万亩重金属污染地进行试点,按照可达标生产区、管控生产区、作物替代种植区进行分区治理。其中,VIP技术就是在管控生产区进行推广,同时对稻谷进行定期的检测,不达标的稻谷由粮食收购企业定点收购、专仓储存,保证不流入口粮市场。
2015年、2016年,该项目在原有试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将附近的插花丘块43.15万亩和湘江流域60.86万亩耕地纳入试点,并将探索的治理修复技术优化集成,统一实施VIP+n的治理模式,引入其他的修复技术,还建立了标准化示范片区。
大力推进产业发展
在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田军的记忆里,2006年重庆第一个环境修复项目招标时,投标的企业连3家都不到,而现在,根据他的观察,国内的项目中,外国人的面孔越来越少,“这说明我们现在在标准、导则以及技术装备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进步”。
会议现场,不少环境修复领域的企业在展示自己的产品,有专注检测的,有专注化学药剂的,有专注设备的,有专注咨询的,形成了对行业全产业链的覆盖。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艳丽是环境修复产业发展的见证者之一。据她介绍,截至2016年9月,有1.2万人从事环境修复产业,可查的行业企业有1000多家。技术操作上,从异位修复逐渐转向国际主流的原位修复,技术协同也越来越普遍。另外,从专利申请来看,2007年之前的土壤修复专利是168个,而2007年到2015年已经达到700多个。药剂从最初的一直从美国进口实现了多类药剂的国产化,设备也逐渐实现国产化、模块化,并向着移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不断创新修复理念
污染场地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冯秀娟上个月在杭州跟芬兰、美国的几家公司交流中发现,原位加热技术被应用地比较普遍。根据她的判断,如果要实现修复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原位加热技术未来也会在中国得以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环境修复行业的认识理念也在不断更新,高效、绿色的修复方式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广贺指出,国际上原位生物修复使用比例比较高,但中国应用得还相对较少,水土综合治理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要基于环境安全战略,从单纯的装备技术研发过渡到绿色修复、监控网络和风险管理的层面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