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取消了错峰生产 水泥行业该何去何从?

更新时间:2018-10-10 11:01 来源:水泥内参 作者: 阅读:1176 网友评论0

日前,工信部发布《重点区域建材工业2018-2020年秋冬季开展错峰生产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文件中指出为了贯彻“打赢蓝天保卫战精神”,北方(京津冀晋鲁豫)水泥窑炉按照2016年工信部发《进一步做好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执行11月1日起-3月15日的采暖季错峰计划执行。  

而文中首次提及江浙沪皖等非采暖区域要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执行春节、夏季、雨季限产,这是官方文件中首次明确定义南方地区的春季、夏季和雨季限产。同时文件中明确指出,不搞一刀切,要根据企业自身条件、所属区域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  

假设,如果错峰生产制度逐渐取消,水泥行业给如何发展呢?  

关于水泥错峰生产的发展历程

2014年春天全国两会召开,政协新闻出版界部分委员联名提出了“水泥错峰生产”的提案。提出为治理雾霾与化解产能过剩,建议对黑、吉、辽、冀、内蒙古等北方五省区,实行在冬季采暖期水泥生产统一停窑、在春季采暖结束后开窑生产的运行机制。当年12月1日起,东北三省水泥企业统一开始水泥错峰生产。  

2015年8月26日,中国水泥协会联合地方协会向国家工信部提交了《关于2015年北方15省市自治区水泥企业冬季错峰停窑总体方案》,详细提出了错峰停窑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环境及经济效益预测评估、实施步骤、以及错峰停窑的常态化政策建议。  

2015年11月13日,国家工信部、环保部联合下发《关于在北方采暖地区全面试行冬季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工信部联原函【2015】542号),《通知》的出台为错峰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标志着错峰生产工作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展开。 

2016年5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34号),明确要求将“推进错峰生产”作为压减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加以实施;  

2016年7月18日,随着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山东省环境保护厅联合发布《关于化解过剩产能提升大气质量实施水泥行业夏季错峰生产的通知》文件,山东省水泥企业的夏季错峰生产正式拉开帷幕。  

2016年10月25日,国家工信部、国家环保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下称《通知》),就落实国办发34号文件精神,做好2016年至2020年期间水泥错峰生产提出具体要求,为今后5年错峰生产工作常态化奠定了基础。  

2017年5月16日,经济日报报道,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表示,“中国水泥协会恳请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单位,在9月份前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全国水泥错峰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使水泥错峰生产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  

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重点区域实施秋冬季重点行业错峰生产,要将错峰生产方案细化到企业生产线、工序和设备,载入排污许可证。企业未按期完成治理改造任务的,一并纳入当地错峰生产方案,实施停产。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的,要提高错峰限产比例或实施停产。  

目前各地实施的错峰政策  

目前全国的错峰生产现状可以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阵营。  

北方执行采暖季错峰生产计划,例如: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东部)各地区的错峰时间为每年10月15日至次年4月15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采暖季限产时间: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河南省2018年工业企业绿色升级作战计划》中要求水泥企业实施全年错峰生产,第三阶段12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第四阶段为2019年3月1日至3月31日;陕西省制定了《陕西省2018年错峰生产实施方案》水泥(含特种水泥,不含粉磨站)行业实施限产30%左右,时间为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水泥粉磨站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实施停产;山西晋城“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建材等行业错峰生产时间为2018年11月15日-2019年3月15日。  

南方非采暖区域执行春节、夏季、雨季限产。同时各地不搞一刀切,根据企业自身条件、所属区域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比如浙江省环保厅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全省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的意见》(浙经信建冶煤[2017]48号),要求在2017年-2020年期间,浙江省内全面推行错峰生产;江苏省发布关于水泥行业推行错峰生产的通知,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均实现错峰生产,限制生产时间,2017年、2018年;湖北省“关于在全省水泥行业推行错峰生产的通知”,从2017年到2020年期间,全省水泥行业推行“错峰生产”。  

对于错峰生产的利弊之争  

支持者认为,错峰生产有利于减轻污染物排放叠加;缓解水泥产能过剩、改善盈利;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避免企业员工大量下岗;使行业自律得到维护。  

反对者说,环保与节能从来是紧密相关的目标,环保必须节能,节能才是环保;如果为环保所消耗的能量越多,不仅治理的成本越高,所带来的污染也要增大,成了对环保自身的反治理。因此,任何降低污染的措施,首先应当看其对能耗的影响,包括间接增加的能耗。决不能顾此失彼,挫伤了环保治理效果。其次,限产无法去掉劣质产能,不能提升水泥整体产能的平均品质。另外,还会严重束缚了技术先进的企业。很多集团将技改的权力高度集中,基层寻求尝试技改的积极性受到约束。甚至有些基层利用大修进行技改取得了成果,也不敢宣传,还将更换好的装备制造商名称,重新喷漆遮盖,生怕上级发现;大集团还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习惯,凡本集团能做的项目,管它的节能效果如何,一律不准外包,这种保护落后、让本企业缺乏竞争压力的政策,已经造成行业内的高端装备少有大集团所造。闭关守旧与对外开放,始终是两种思路、两种结果。  

错峰生产实施中的市场乱象  

各地在进行错峰生产过程中,由于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往往会在短期内推高水泥价格,而不少企业就不执行错峰,打起了趁机赚钱的主意。  

以山西晋东南地区2017年错峰安排为例,该区域原要求10月1日开始错峰,但通过企业与政府的交涉,到11月15日开始停产,部分企业又以保障重大民生工程为由,向长治市政府提出复产要求,令人匪夷所思的政府方面再次批准通过。忻州、朔州,大同等晋西北地区水泥企业延迟生产到11月30日,其中中煤金海洋至今仍在生产;吕梁地区水泥企业延迟生产到11月15日,其中文水县的金虎水泥在11月30日以保障“居民供暖”的名义复产,无证无照的海威瑞嘉连续生产无人监管;阳泉、晋中相对执行较严,大部分企业在11月1日开始错峰生产,太谷恒达在4日停产;太原市5家水泥厂,11月1日2家停产,阳曲县3家均未停产。还有阳曲县的北白水泥厂以协同处置垃圾飞灰的名义仍在生产,甚至在雾霾预警的情况下未采取应急停产措施,并被环保部督察通报。  

如果错峰取消,如何保证环保  

对于一刀切的错峰生产,各地已经出了相关的政策加以解释。  

日前,河南省政府发布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向公众征求意见。意见指出:对2018年6月底前稳定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水泥企业,豁免其2019年1月1日至3月15日期间,不再实施错峰生产,但要按当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参加污染管控。  

对2018年9月底前稳定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水泥企业,豁免其2019年2月15日至3月15日期间,不再实施错峰生产,但要按当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参加污染管控。  

由此可见,工信部要求的“不搞一刀切,要根据企业自身条件、所属区域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于“错峰生产”这件事更趋于客观、理性。  

那么,将来会不会取消错峰生产呢?如果取消了,企业该向哪些方面发展以保证环保这一硬性要求呢?  

从细节抓起,严格把控污染物的排放  

水泥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高物耗的行业,其生产相对粗放,节能、降耗空间巨大。要降低水泥行业的污染排放,需逐个找出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加强治理以加快推送水泥企业污染防治工程的建设。  

调整能源消耗结构,从根源解决环保问题  

从今年唐山错峰生产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出,对于不同企业实施的错峰生产政策是不同的。  

A类:①以天然气、电力、电厂热力为燃料或热源;②污染物排放满足本行业特别排放要求,无特别排放要求的行业,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达到《攻坚行动方案》中其他工业炉窑排放(30、200、300毫克/立方米)的70%以下;③运输使用新能源汽车或国五及以上标准的汽车运输比例达到100%。达到该类目标的企业,在秋冬季期间不予错峰。  

B类:①以天然气、电力、电厂热力为燃料或热源;②污染物排放满足本行业特别排放要求,无特别排放要求的行业,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达到《攻坚行动方案》中其他工业炉窑排放(30、200、300毫克/立方米)标准;③运输使用新能源汽车或国五及以上标准的汽车运输比例达到80%及以上。达到该类目标的企业,在秋冬季期间错峰30%左右。错峰比例按照生产线或生产时间计。  

C类:不能达到上述要求的,秋冬季期间停产。  

因而,企业应实施从以煤炭作为燃料,逐渐转向以天然气、电力、电厂热力为燃料或热源的能源消耗调整。  

水泥企业长远发展的生存之道  

我国是水泥大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水泥产能迅速跃居世界第一,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跃居国际一流。但长期粗放式发展也带来了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顽疾。面临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更加凸显。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生存发展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环保工作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等课题成为全球各国的热门研究方向。作为制造业大国,通过推进绿色制造来发展绿色经济、壮大绿色产业,是我国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做好环保工作不能仅仅是应付国家检查免受处罚,它已经成为一个企业实施长远发展的大方向。  

实现差异化竞争  

随着近年来我国水泥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大企业集团的市场控制力越来越大,产业集中度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目前水泥产能仍然过剩的情况下,通过新建生产线扩大产业规模已经不太现实,而大企业集团间的兼并重组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外,更需要创新的管理和经营模式,短时间内难以大规模实现。因此,仅从产业发展角度讲,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从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出发,技术提升和产业转型是企业尽快突破发展现状,实现产业差异化,抢得市场先机的必然选择。  

比如,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品味的追求、对品牌和产品个性化的追逐、对绿色健康环保更加关注和重视,一些有前瞻性的企业,针对家装市场就推出了专用水泥。例如:南方水泥的“家装大师”、华润水泥的“王牌工匠”、葛洲坝集团的“三峡佳装”等等,这都是实现产品差异化的举措。  

延伸产业链  

随着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建材部品化和原料标准化的推进,以水泥熟料产品为核心,双向延伸产业链,是水泥行业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模式业态的必然选择,也是水泥行业降低单位销售收入能源、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行途径。许多水泥企业将目光转向混凝土和砂石骨料产业。  

水泥砂石混凝土一体化生产经营可以助力水泥企业实现多元化发展,把水泥工业成熟的发展经验用于砂石产业,更有助于进一步加速砂石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提升砂石产业的工业化水平。而对具有先进管理水平、掌握先进生产工艺、装备的水泥企业来说,进入砂石骨料产业是企业价值链整合的共赢模式。不但对水泥企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有着重要意义,更有利于推进水泥、混凝土、砂石骨料三大行业的有机结合,联动发展,进而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取消了错峰生产 水泥行业该何去何从?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