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 上海交出怎样的答卷?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去年7月,上海出台了“史上最严”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今年7月1日,上海市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行垃圾分类满一周年,四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见证了上海市民养成的“最时尚”的生活习惯、人人参与的自治共治和“一网统管”背后的智慧治理,为超大型城市治理提供了鲜活范例。从“新时尚”变为“好习惯”,一周年上海交出怎样的答卷?
在上海日旭环境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徐家汇作业点,何俊和他的同事在收运垃圾时,会记录分类质量,一旦发现垃圾混投,将拍照并上传到手机APP“上海垃圾分类质量在线”。分类不合格的单位,将成为各相关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全程分类体系中的每一环节,都成为“一网统管”中的信息节点。环卫负责人何俊给记者介绍:“你看,通知已经发过来了,是谁报的,几点钟报的,垃圾为什么不合格,上面都有。同时,这个APP会发给市容部门、城管执法部门、绿容局,各条线上的各个部门都会有。他们会根据上面的图片和地址,要求他们进行整改。”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去年7月1日正式实施,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过去一年,上海市民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在分类考核标准更严的情况下,到6月中旬,全市居住区和单位平均得分都在90分以上。
即使在大雨倾盆的早上,徐家汇花园小区的垃圾厢房前,撑伞赶来倒垃圾的居民依然络绎不绝。
居民李阿姨:“昨晚有点事没倒垃圾,所以今天赶着把它倒掉!每天早上6点到9点,晚上6点到9点,中午再开1小时。大家都很自觉的,都能分得清楚。”
居民陈阿姨:“我们都知道要垃圾分类,连我们家三岁的小宝宝也知道,他也会分类,干的、湿的要分开。”
志愿者介绍,如何区分干湿垃圾,市民有时还是容易犯错。有市民就表示:“分得还是蛮清楚的,只是少数人干湿垃圾分不清。前两天端午节,艾草叶子放干了,有的居民就认为是干垃圾。其实植物一类的都是湿垃圾。”
居民高涨的垃圾分类热情,除了约束机制的倒逼,也源自对环境改善的认同。垃圾分类前,小区的34个门栋总共摆了68只垃圾桶,看似方便,实则蚊蝇环绕。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后,垃圾厢房改成了自动感应的窗口,既卫生又美观。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小区所在地的汇园居委党支部书记郑刚一度担心,居民们好不容易养成的分类习惯会不会走下坡路?让他没想到的是,居民主动出起了主意。“疫情期间,有的居民就提出来,洗了手再去关水龙头,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所以我们就进行了改进,改成了感应式的。以前消毒设备没有那么完善,只是进行除臭。现在根据居民提出的意见,我们增加了消毒喷雾。”
疫情期间,徐家汇花园小区一千两百多户居民的参与率超过99%,投放准确率在98%以上。
据统计,到2019年底,上海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条例实施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疫情期间全市大多数小区不再安排志愿者值守,但有三分之二的小区仍然做到了破袋投放、自觉分类,三分之一的小区有良好的分类实效。
源头给力,全程分类体系日趋完善,上海垃圾分类成绩单呈现出三升一降。到6月中旬,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每天6813.69吨,同比增长71.09%;有害垃圾分出量每天3.3吨,同比增长11.2倍;湿垃圾分出量每天9632.13吨,同比增长38.52%;干垃圾处置量每天15518.24吨,同比下降19.75%。
上海市区60公里外的老港废弃物处置基地,吞咽着约七成的“上海垃圾”。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总经理朱四六说,每吨垃圾的发电量在增加,还减少了有害气体和重金属的产生。“垃圾越细分,对处置末端也就越好,焚烧发电稳定性也越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