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把巢湖打造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更新时间:2020-11-23 09:1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王民生 阅读:1307 网友评论0

习近平总书记对巢湖综合治理一直关心关注。2011年4月考察安徽时指出,安徽省一定要把巢湖综合治理好。2020年8月,习总书记考察安徽,明确指出,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习总书记进一步点明了巢湖的蕴藏价值和重要地位,阐明了城湖关系、人水关系,指明了巢湖治理的工作方向,是我们推进巢湖综合治理的基本方略和根本遵循。

深刻领悟保护好治理好巢湖的重大意义

“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 “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习总书记的点睛之语,既是对巢湖治理成效的充分肯定,又赋予了巢湖治理最深刻的内涵,更是对大湖之于名城关系的最新定位。

准确把握“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的价值意蕴。宝贝是难得的资源和宝藏,是需要保护、呵护的无价珍品。必须充分认识巢湖的价值,高度重视巢湖保护。巢湖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禀赋,是养育千万巢湖儿女的 “鱼米之乡”。巢湖流域是全国粮油生产基地之一,域内耕地630余万亩,常住人口1100多万人,以全省9.7%的国土面积,养育17.3%的人口,创造了全省近30%的经济总量。巢湖流域有丰富水资源,有通江达海的航运便利,能提升环境容量,是合肥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巢湖不仅是合肥的,也是安徽的,还是全国的。要高度认识和把握巢湖的价值,治理好、保护好巢湖这个“宝贝”。

准确把握“巢湖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的丰富内涵。巢湖之美,美在一湖碧水。“三面青山一面湖”,环湖山峦叠翠,八百里碧波荡漾,绘就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巢湖之美,美在人文历史。巢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和县猿人、银山智人、凌家滩文化以及肥西三官庙遗址群星闪耀,三国文化、包公文化、淮军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巢湖之美,美在城湖和谐共生。滨湖新区依湖而建,巢湖水环境日趋改善。巢湖之美,美在既可远观又可近游的旅游资源。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赞美巢湖的作品数不胜数,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故事。

准确把握“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的内在要求。综观国内外,许多城市倚湖而兴、拥湖而美、因湖而名,都把湖泊作为城市生命力的美好象征和极高辨识度的城市名片,如杭州之于西湖、无锡之于太湖等,城湖相依相生、相得益彰。什么是合肥最好的名片?“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是对合肥城市与巢湖关系的最新定位。目前我们还没实现这个目标,巢湖治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准确把握湿地建设的定位和要求,全面完成环湖湿地建设

习总书记还指出,要坚持生态湿地蓄洪区的定位和规划,防止被侵占蚕食,保护好生态湿地的行蓄洪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洪水退后,要防止蓄洪区内出现水退人进的现象。习总书记关于湿地规划建设的重要指示,为环湖湿地建设和巢湖综合治理指明了方向。

准确把握环巢湖湿地建设的特点,打造一个大湖之滨独特的湿地群。湿地能够降解水体污染物、丰富生物多样性,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纽带。但由于长期围湖造田,导致人进湖退,巢湖外侧湿地破坏殆尽;巢湖内侧原有湿地由于高水位无法晒滩,绝大部分淹没在湖中。加之,环湖大道虽是有效的防洪工程,但也人为地阻隔了水系联通,妨碍了湖滨带物种交流。

对此,近年来开展的环湖湿地建设,主要是在巢湖外侧建设人工湿地。坚持以建为主,加强保护,大力构建巢湖湖区外侧人工湿地。调整水稻种植等农业生产结构,种植籽莲等水生经济作物,增进湖滨带生态绿量。坚持生物多样性为先,统筹水质净化需求,注重完善湿地生态功能。坚持湿地蓄洪滞洪功能。坚持“湿地+”模式,适当兼顾湿地景观功能和社会效益。

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环湖十大湿地建设。坚持湿地蓄洪和生态保护两大功能定位。坚守树种、植物正面清单和耕地保护红线清单。多举措争取资金支持,注重资金使用绩效。统筹全市各辖区湿地建设与保护工作,加强全市河流、湖泊湿地建设。在巢湖一二级保护区之间规划建设环湖林带,大规模构建湖滨缓冲带,打造环湖风景带。在此基础上,适当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实现还水于民、还绿于民。

推进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迎来巢湖治理历史性拐点

习总书记为我们谋划推进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擘画了蓝图、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这是必须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巢湖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必须从全域谋、从长远计,凝心聚力、久久为功。

充分肯定巢湖治理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将巢湖综合治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巢湖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变化明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巢湖水质明显改善。今年1-9月,全湖平均水质为Ⅳ类,其中,1-8月全湖平均水质为Ⅲ类,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国控断面考核全面达标。国控断面考核达标比例由2012年的27.3%提高到2019年的100%。巢湖蓝藻水华得到有效遏制。与2019年相比,今年4-8月巢湖蓝藻水华次数同比减少17次;累计面积973.66k㎡,同比下降54.4%;全湖藻密度同比下降16.8%。环巢湖湿地面积不断增加。已初步建成4个,建设修复湿地6.2万亩。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植物数量由2013年的211种增加到目前的275种,巢湖沿岸有记录的鸟类总数已达300多种。

清醒认识巢湖治理面临的形势任务。污染物总量仍处高位。环巢湖流域人口仍在不断增长。预计2035年合肥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市区常住人口将达650万人。巢湖全流域防洪大治理、大调控的大格局尚未真正形成,董大水库、巢湖、长江三者之间纳吐不顺、排水不畅, “安澜巢湖”任重道远。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仍需加快,“不让一滴未处理的污水流入巢湖”还有很大压力。入湖河流治理仍需持续发力,要稳定南淝河等重污染河流“消劣”成果,加强白石天河、柘皋河等清水河流保护。巢湖湖滨缓冲带生态湿地建设需要尽快全面完成。巢湖综合治理溯源分析、标本兼治还有不少工作需要探索进行。

纵深推进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的实践路径。科学论证环境容量,规划推动城湖和谐共生。编制实施基于巢湖水环境承载容量的“十四五”规划,落实“三线一单”,将水环境容量作为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布局的基本依据。加强巢湖生态保护和治理,努力提升水环境承载容量。着眼防洪、排洪、蓄洪,大力开展汛后水利工程建设,补齐巢湖流域防洪短板,全面打造“安澜巢湖”。补齐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完成一批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工程,新建城镇、园区要坚持“先地下再地上”,首先建好地下管网再开发建设,全面实现“不让一滴未处理的污水进巢湖”。强化流域水资源调配和巢湖水位调控,力争2022年引江济巢段建成通水,利用两条线路引水入巢”,让巢湖动起来、流起来。构建“淠水东送、江水西引、分类配置、分质供水、优质优价”的多水源配置格局。研究基于湖泊多目标综合利用的生态水位调控方案,实现流域防洪减灾、灌溉供水、航运发展、生态修复等多重功能的融合。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全面完成矿山修复。全面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开展巢湖底泥生态清淤,深化内源污染防控,消减污染负荷,逐步恢复“健康巢湖”。依托“数字巢湖”,科学分析污染物变化趋势,精准调度、精准施策,实现流域智慧监管。充分发挥省级巢湖湖长制作用,逐步实施全流域氮磷污染物总量控制工程,确定新的水质、水量指标,分解制定入湖河流污染物控制限值,提出各河流逐年度削减目标,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生态补偿机制,稳定巢湖水质持续向好态势。

作者系安徽省合肥市副市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把巢湖打造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