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各地经济账本:去年生态环保花了多少钱?今年投入多少钱?
【谷腾环保网讯】1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万亿元,增长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26万亿元,增长6.1%,其中,节能环保支出达5396亿元。
而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公布了各地关于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在各项支出计划中,各省级财政在生态环保上的支出有多少?2023年又准备在生态环保领域投入多少?
多地节能环保支出增多,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增加
记者在翻阅各地预算报告时发现,2022年,多地加大节能环保支出,合理应用于治污攻坚、绿色转型等方面,为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预算报告显示,2022年,北京市的节能环保支出达162.5亿元,占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资金主要用于落实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巩固污染防治的攻坚成果;鼓励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技术改造;支持煤改清洁能源项目实施,推动核心区燃油锅炉清洁改造;加大对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的支持力度等方面。
再看其他直辖市,2022年,上海市节能环保支出137.3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5%。重庆市节能环保支出58亿元,增长17.6%。
在节能环保支出方面保持高增长的还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年,全区节能环保支出达106.7亿元,增长14.1%,主要是大气、水体等污染防治支出增加。
经济大省广东省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各省份中位居第一。去年广东省节能环保支出达457.61亿元,也是节能环保支出最高的省份。2023年,广东还要持续提高节能环保支出,预计提高至462.64亿元,同比增长1.1%。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各省份中同样名列前茅的浙江省,节能环保支出也达到了223.16 亿元。而浙江省针对2023年的节能环保支出,则有更加明晰的计划,其中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专项 88660万元、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 49781万元、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 7165万元、中央城市管网及污水处理补助资金 40000万元、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 5331万元等项目,预算报告写明了每项的支持方向、绩效目标以及分配方法,确保资金更好地用到实处、落地见效。
多地节能环保支出增多,无疑为这些省份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向好的基调。
2022年生态环保资金聚焦绿色发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
有限的财政资金具体用在了生态环保哪些方面?在各地预算报告中的重点财政工作情况中可见一斑。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充足的资金必不可少。2022年,河北省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36.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84%。在这背后,河北省统筹省以上大气污染防治资金73.2亿元,保障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促进降低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落实省以上水污染防治相关资金15.6亿元,持续推动水生态环境改善;投入省以上资金2亿元,加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管控,推动土壤污染防治。
此外,持续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2年,河南省拿出了269.7亿元,安徽全省财政拨付资金55.7亿元,辽宁省财政筹措资金78.6亿元,江苏则安排64亿元……
除了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的投入以外,不少省份也根据省情和发展需要作出了特殊安排。
比如在生态补偿方面,2022年,安徽省财政安排资金9亿元,其中就包括支持加快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福建为建立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长效机制,下达5亿元;西藏自治区完善森林、草原、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落实44.7万个生态保护岗位补助资金15.7亿元。
在持续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方面,2022年,黑龙江省级统筹投入7.1亿元,支持实施大庆市未利用地改造等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和转化项目,助力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
在“双碳”目标牵引下,各地综合利用资金进行绿色转型。2022年,广东投入2.27亿元推动工业、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减排、降碳减污。河北研究制定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十个方面政策措施,积极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长期以来,云南一直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在2022年,云南统筹安排310亿元,持续加强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和六大水系保护修复。
此外,还有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方面,2022年,黑龙江省级筹集59.9亿元,全力保障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阶段性整改任务,推进城镇生活污水管网补短板、矿山修复、水土流失等综合治理。
各地具有针对性的安排,让我们看到,只有认真分析省情,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才能更好地发挥生态环保资金的最大效应,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2023年各地生态环保资金投向哪些领域?
“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我们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将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积极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继续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涵养绿水青山。
由此释放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生态环保领域依旧是今年财政支出的重点。纵观多地预算报告,也不难发现这一趋势。
多个省份提出要加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支持力度。例如,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预计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34.41亿元。统筹中央和自治区资金共增加安排4.42亿元、增长14.7%,其中自治区本级配套资金由1.5亿元增加至2亿元,进一步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市县的支持力度。辽宁省提出省级拟统筹安排资金9.6亿元,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生态保护,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西藏自治区也提出,落实好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引导基层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而为了持续治污攻坚,河北提出,2023年,深入推进污染防治15.3亿元,重点用于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支持钢铁等企业环保绩效全面创A。北京预计2023年市级节能环保支出安排176.4亿元,其中包括重点支持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开展低碳技术攻关和低碳试点等。
在国家发展重大战略上,河南省坚决扛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治责任,预计在2023年安排8亿元专项用于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统筹推进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切实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陕西预计下达资金13亿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则将大力支持推动黄河流域湿地生态保护等。
生态环境保护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不仅是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现,更是各地不懈追求优美生态环境、保障民生的身体力行。只要用好每一笔资金,区域生态环境面貌必将发生向好的转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