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
【谷腾环保网讯】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以下简称《核查指南》),规定了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的原则、依据、内容、要点以及核查报告编制模板,用于指导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行业企业层级和工序层级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核查。该《核查指南》旨在增强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工作的规范性,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符合性。总体来看,该《核查指南》对统一核查尺度、规范核查要求、提高核查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查指南》为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粗钢产量连续28年居世界第一。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大,是仅次于电力行业的第二大碳排放行业。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碳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碳技术创新应用、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相关行业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和“双碳”战略落实、提高我国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增强钢铁行业碳排放核查工作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核查工作质量,《核查指南》以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为目的,结合钢铁行业工艺流程复杂的特点,给出了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核查方法和要点,为未来将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核查指南》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规范性,可有效指导钢铁行业温室气体核查工作,提高核查结果一致性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钢铁行业》(以下简称《核算指南》)用于指导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核算和报告相关排放数据和信息。
《核查指南》针对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基本情况、核算边界和排放源、核算方法、核算数据、数据质量控制方案及执行等内容,给出了详细的核查要求。针对企业层级和工序层级的重点参数,分别给出“查、问、看、验”的核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要求,部分重点参数还给出了合理取值范围或经验数值,对必须核查的要点和方法标注“*”,其他未做标记的核查事项由核查组根据文件评审结果、重点排放单位实际情况或经验判断,确定“查、问、看、验”的具体内容以及详细程度。由此,在提高核查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不同核查机构对《核算指南》理解不统一、尺度掌握不统一等问题。
三、《核查指南》聚焦排放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强调对核查主要风险点的控制,确保碳排放数据质量风险可控
《核算指南》区分了企业层级的排放和工序层级的排放,《核查指南》相应地在企业层级和工序层级对关键参数提出了不同的核查要求。《核算指南》明确规定了重点排放单位固体燃料的消耗量应为收到基状态,因此,《核查指南》对煤炭消耗量是否基于收到基状态的数据获得,提出明确的核查要求,以提高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降低数据质量风险。对于确实无法提供收到基企业层级煤炭消耗量或工序层级煤炭输入量的,要求以异常数据、按保守性原则进行处理;对于核查中发现的报送非收到基数据的问题,要求通过核查报告或其他方式,报告给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粗钢产量是钢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计算和配额分配的关键参数之一,《核算指南》对粗钢产量计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之对应,《核查指南》给出了详细的粗钢产量核查要求,包括“采用理论计算方式获取产量数据”的连铸坯和模铸锭产量数据核查方法,并要求核查组应基于专业判断和规范流程,通过企业粗钢外销量、粗钢库存量、以及钢压延加工工序钢铁产品产量结合成材率折算得到的粗钢量等数据进行交叉核对,确保粗钢产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另外,《核查指南》要求核查机构对关键参数取值的合理性做出技术判断,对于明显异常的数据,应开具不符合项,并向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同时提供相关说明材料,作为主管部门对数据质量风险管控的重点。
四、《核查指南》针对钢铁行业生产特点给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核查要求和方法
与发电、水泥、铝冶炼行业不同,钢铁行业存在焦炭和高/焦/转炉煤气等二次能源的生产、消耗和外供。同时,钢铁企业也可能外购焦炭和高/焦/转炉煤气。这些焦炭和高/焦/转炉煤气作为二次能源在企业层级的核算方面容易与一次能源混淆,企业内部消耗二次能源不核算,仅核算外销的二次能源。《核查指南》单独给出了企业边界高/焦/转炉煤气外购(销)量和工序层级输入输出量的核查方法,清晰地表述了与煤炭等一次能源核查方法的区别。
钢铁行业不少企业采用能源平衡表中调整后的各工序能源消耗量而未使用计量数据统计能源消耗量进行报送,该问题很容易被核查机构忽视。《核查指南》特别指出,如果重点排放单位有直接计量的数据可以获取,但选择了其他数据获取方式,核查组应开具不符合项(对于烧结工序和炼铁工序,还要求重点排放单位修订数据质量控制方案);如果重点排放单位未配备计量器具或计量器具不符合要求,核查组应开具不符合项(对于烧结工序和炼铁工序以外的工序,还要求重点排放单位采取保守的数据缺失方式),并配备符合要求的计量器具(该类不符合不要求在本次核查时关闭,但需要在下一次核查时对企业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
五、《核查指南》对计量器具有效性提出明确的核查要求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重点排放单位应当使用依法经计量检定合格或者校准的计量器具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检验检测”。据此,《核查指南》强化了对计量器具的核查要求,兼顾核查工作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明确核查组应对企业层级涉及的活动数据和生产数据的计量器具全部实施核查;对工序层级涉及的活动数据和生产数据的计量器具可抽样实施核查,抽样样本至少要覆盖各类计量器具(如电子汽车衡、轨道衡、皮带秤、流量计等不同类别)。
六、《核查指南》抓住“牵引线”,引导企业加强数据内部质量控制,强化数据质量控制方案的作用
数据质量控制方案是重点排放单位开展数据及信息存证、检验检测、排放核算与报告、排放报告核查、数据质量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是整个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的“牵引线”。《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一条明确规定“重点排放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的技术规范,制定并严格执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方案”。
《核查指南》对各参数的核查要求中,强调首先应查阅数据质量控制方案对具体参数相关数据获取方式,确认排放报告中数据获取方式与其保持一致;进而针对不同数据获取方式,提出相应的核查步骤和方法。本《核查指南》强化了数据质量控制方案的作用,一方面可有效提高核查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有效促使重点排放单位实实在在执行其制定的数据质量控制制度,并不断优化和完善。
总体来说,《核查指南》为钢铁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提供了一个具有很强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文件。通过遵循该《核查指南》,可以确保钢铁行业碳排放数据“核的准”,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顺利扩容和健康运行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