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大市的“无废”选择
【谷腾环保网讯】依托“十大无废工程”,初步构建“无废绿色油田”“生物质精炼一体化产业链”“互联网+废品回收”典型发展模式;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连续5年全省评审A级;2024年全市重金属减排410千克,占比黑龙江省重金属总减排量的97%……
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庆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显著。这座中国石油工业基地、危废占比超黑龙江省七成以上的城市,于2022年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名单,锚定“打造全国资源转型城市中的‘无废城市’建设标杆”这一首要目标,高位推动、上下联动、多方协同、全员行动,加快探索适合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无废”之路。
瞄准“无废样板”,城市发展的新境界
“‘无废城市’并不是指城市没有废物。”大庆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说,这里的“无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这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境界。”
作为重点资源型城市的大庆,也是固废大市。近年来数据显示,大庆危废占比超全省70%以上,危废利用处理能力在黑龙江省名列前茅,危废处理经营单位全省数量最多且总体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也正因如此,大庆市建设“无废城市”,被国家和黑龙江省赋予了特殊使命——在加快探索适合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无废”道路方面,要全力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大庆“无废”之路。
有责任、有使命,大庆市高点站位、高标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将“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强化督导问效,形成压茬推进的良好态势。全市86项任务取得明显成效。
“无废”产业拉动,“绿新金”含量再提升
大庆倾力打造的“无废产业”,使得产业一线“含绿量”不断提升。
全省唯一入选全国“无废企业”典型案例的采油一厂,通过实施含油污泥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管理以及固体废物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固体废物合规贮存率100%,钻井泥浆综合利用率100%、作业施工无污染作业率10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不仅是“含绿量”,还有“含新量”“含金量”。
走进杜尔伯特经济开发区,满满的“绿”意映入眼帘。园区建设了风力发电、风光互补路灯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绿色电力消费占比超过30%。位于园区的“无废工厂”——大庆圣泉绿色技术公司,每天千吨以上各类小秸秆“走进”生产车间,绿色化、高值化产品源源不断供应国内外市场。该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个生物质精炼一体化技术,实现了植物秸秆的三大组分的高质化利用,真正将植物秸秆“吃干榨净”。
工程项目是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的有力保障。大庆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把“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细化到项目、具体到项目”。据大庆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科科长王春洋介绍,我市谋划实施“无废城市”重点项目,包括节能降碳类、新能源类、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最终处置类工程项目达55个(总投资180亿元)。截至目前,大庆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大庆石化公司新建污泥焚烧炉、50吨/天肇源皮革城危废焚烧炉等39个项目已建成达效,进一步优化了全市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助推大庆“无废城市”建设走深走实。
“无废”成果可见,向更美好生活奔赴
经过三年的全力推进,大庆“无废城市”成果让市民可感可触。
银河太阳城居民赵欣欣说,家里的废旧纸盒、矿泉水饮料瓶可以随时送到家门口的“回收小屋”去卖,也可以预约上门,环保又方便。
在“无废”示范小区奥林世纪家园,各类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和处理,堆砌垃圾总量明显减少,中央控制中心照明管理系统可实时检测避免能源浪费……
各类固体废物回收及利用处置情况较近两年整体向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市政污泥生产营养土3.82万吨用于湿地公园绿化等“变废为景”……如今的大庆,在“无废城市”建设加持下,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每个市民都是受益者,“无废大庆”绿色名片效应持续放大。“我们将继续不断凝练总结经验模式,力争围绕各行业领域累计创建1000个细胞,推动各行业共同参与推进‘无废城市’从‘建设’向‘建成’加快迈进。”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