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系中的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一、水封及水封破坏
二、排水横管中的水、气流动
水流流态和基本特征
图1 横支管内压力变化
1、冲激流
水流特点:历时短,流速大,来势猛,尤其是大变器的支管上更明显。
现象:形成水跃,使水面壅起,短时间充满管道断面,流速增加,动能亦增加。这种不稳定的非均匀流——冲激流。一定时间后水面下降,流速下降。
结论:冲激流虽然在短时间内形成高峰流量,但由于设计充满度的考虑,使管道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高峰流量,且v↑,故不会冒水。
冲激流以较高的流速冲刷沉积物,有利于排水支管的排水功能。
2、压力变化
(1)横支管
排水管——非满流,给空气留有自由空间,冲激流状态下,排水点处形成水塞,使空气不能自由流动,引起压力波动,如:
①B点大量排水,形成水塞,充满管道,AB管段气体受到压缩,压力升高,正压,BD段气体受压缩,形成正压,使存水弯中水层上升直至破坏,称正压喷溅。
②随水流排出,AB管空气随水流流走,且由空间增大而变扩疏,形成负压,抽吸A存水弯中的水层,使之下降,甚至全部流失。当满流水流至C点,会因惯性抽吸C点水层水,使之下降,甚至全部抽走——抽吸
冲激流引起正压负压变化,不利于排水横支管正常工作。
(2)横干管
注意:对多层建筑地下横管来说所,当立管排来水量过大时,在立管底部产生强烈的冲激流,此时参混在水中的气体受阻不能自由运动,受到强烈的使管内压力增加,形成正压区,严重时,将污水从底层卫生器具存水弯中反喷出来,因此在无专用通气立管时,设计时应将底层横支管与地下横管中心线距离应有最小高度。
5~6层0.75m(低);7~9层3m;20层6m。
且规定立管底部距横支管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5m。
三、排水立管中的水、气流动
图2 立管水流状态
1、立管中水气流的基本特征
①断续的非均匀流;
②水气两相——部分充满水,水流夹气;
③形成气压核心——水流中空部分包卷着气体(水包气)引起压力变化
2、立管中水流运动的三个阶段
①附壁螺旋状态流
流量小时,水流附着管壁作螺旋运动(因水流受到管壁摩擦阻力),空气可以自由流通,气压稳定为大气压。
②水膜流
水流增加到足以覆盖住管壁,管壁的吸附力大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附着在管壁作片状的水膜流状态下落。
水膜流具有二个主要特征:
a、会形成短时间的水塞——隔膜流,但管道中有足够的空气量可以冲破水塞,使之继续作水膜运动,1/3~1/4充水率。
b、水膜运动由变速运动到匀速运动
水膜形成后作加速运动,膜的厚度与下降变速运动的速度成正比,在足够长的管段上,当重力与摩擦力相等时, 不变, 亦不变,此时的流速 终限流速
③水塞运动
当流量达到充水率1/3以上时隔膜流形成频繁,形成不易破坏的水塞,水塞引起立管气体压力激烈波动,形成有压冲击流,在其前方形成正压,后方则为负压,其数值足以对卫生器具水封产生回压及抽吸现象,不利排水工况。
综上,对于一定的管径的立管,夹气水流的大小,决定着立管工况的优劣,因此必须把立管的水流流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免在水流下降的过程中引起管道内压力的波动。立管的最适宜流量应在水膜形成的范围内,即充水率为1/3~1/4,此时,即充分发挥了立管的通水能力,而其压力波动又不至于太大(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立管设计流量负荷极限值,依此原则确定。
3、排水立管中水膜流运动的动水力分析
力学分析的目的:确定各种管径立管的通水能力。
水膜——中空的圆柱体状
若按自由落体其下降
试验表明:立管内的水流并非作自由落体运动,而是在下降之初具有加速度,e与v成正比。水流下降一段距离后,当水流受到的管壁摩擦阻力P与重力W等平衡时,便做匀速运动α=0,不再变化。这种一直降落到立管底部保持不变的下落速度——终限流速。自水流入口到开始形成终限流速的距离,称为终限流速。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排水立管中水膜流动运动的微分方程式,按终限流速和终限长度的定义,并引入有关参数,经数学运算得:
其中:
vt——终限流速(m/s)
Qu——污水立管下落的水流的流量(L/s)
dj——立管内径(cm)
Lt——终限长度
Kp——管壁粗糙高度(m),(新铸铁管 =25×10-5m)
分析:
①对DN100立管,当Qu=9l/s时,dj=4m/s,当Q、v超过上述值时,立管中的水流为非水膜状态。
②DN100,Q=9l/s,Lt=3.0m,说明污水由立管经过3.0m降落后,流速v和e不变,流态稳定。表明横支管的排水在立管内引起了压立变化,不会对相邻层横支管的水封产生影响。
水力学分析的目的:确定立管在压立允许波动范围内最大通水能力,提供立管设计依据,我们把下降的水膜视为一中空的圆锥体。取ΔL长度的基本小环,该脱离体在变加速下降过程中同时受到二个力的作用:
①重力↓ W=mg=Q×p×t×g
②摩擦力↑ P=τ×π×dj×ΔL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其中:
m——t时刻内通过该断面的水流质量(kg)
g——重力加速度(m/s2)
Q——下落水流流量(m3/s)
ρ——水密度(kg/m2)
t——时间(s)
τ——水流内摩擦力,单位面积上平均切应力(N/m2)
当v→vt时,e→et,此时
Kp——管壁粗糙高度(m)
即dv/dt=0,将λ代入。
终限流速:
此时Q——L/s;dj——cm。
终限长度:
四、排水立管的设计负荷
排水立管的允许通过的流量按水膜流计算,即按vt和et确定其流量
Kp——取25×10-5m
解:
在前面分析中知:水膜流时,立管充水率为ωt/ω=1/3~1/4(ωt——过流断面,ω——立管断面)。
当ωt/ω=1/4时,
即d0=0.866dj
当dj=100时,d=100,et=9.2mm
上式告诉我们:虽立管径d=100, et=6.7~9.2mm管内绝大部分面积通气,而不是Q超过et压力波动。
我国现行排水规范对排水立管临界流量=1/2呈水膜状态的通水能力原因:
①实验是新管,实际上使用一段时间后管道的粗糙度增加,即K↑,过流能力下降20~33%。
②实验是清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